藝術中國

陳蕓 詩意的生命蛻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2-25 15:11:22 | 出版社: 《當代藝術》雜誌

《面孔系列之七》 150×120cm 布面油畫 2009年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A R T :在《蝶變》中,蝴蝶是否在呈現某種隱喻的生存狀態?

陳蕓:蝴蝶在大自然中是品種很多的生物,有上萬種之多,但是它的生命卻很短暫。從蛹到蝶變需要很漫長的過程,織繭、自縛、破繭而出其實跟人的生存是一樣的,其實人如蝴蝶的蝶變是一樣的,人就是一個不斷裂變的過程、也是不斷經受歷練的過程。

CONTEMPOR ARY ART :在您《蝶變》、《面孔》系列油畫中有一種超越于現實的美,但是又具備了超現實的氣質,請您談談關於作品的創作初衷。

陳蕓:在《蝶變系列之六》中出現了很多管道以及管道上的氣孔,內部的能量從管道的氣孔中無力地散發出來以此來暗含生存狀態中無力的掙扎,《蝶變系列之八》將水面變成了裂紋大地,同樣是呈現人生存的一種無奈。同樣在《面孔系列之三》中出現的色彩與黑白的反差,目的就是用來描述、反襯社會的冷漠,鳥以站在自然的角度反觀人類,眼神中流露著憂傷的情緒,而小女孩的形象呈現更是對人類脆弱的象徵,《面孔系列之六》中的金魚其實是遭受了環境污染的一個生命,眼神是憂鬱的,而畫面中的人的面部也做了一些“變異”的處理,他們都是體現著面對社會中自身無法改變的事情時呈現的無奈的生存狀態,而他們只能承受。我不會對敏感的社會問題做直接的反擊,或許是跟生活環境、自身性格有關,在畫面中不會出現正面的衝突,更多的是帶有隱喻的反抗,我更希望從自身角度出發做更委婉的解決。

CONTEMPOR ARY ART :一種材料的被選擇與藝術家觀念的表達是相契合的,您是因為怎樣的原因接觸並選擇琉璃的,用琉璃來做是否會考慮到更好的收藏價值?

陳蕓:選擇琉璃可能是我對於琉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情結。2001年的本科畢業作品我就做了跟琉璃相關的作品,那個時候對於琉璃就已經有了一種特殊的情感,雖然當時還對於琉璃所知甚少,但是就是由衷的喜歡琉璃所産生的偶然效果。包括我畫蝴蝶時同樣會出現很多偶然性,在密密麻麻的筆觸、線條中會隱藏著很多“小動物”,這不是我刻意去畫的,他們都是不同線條所形成的偶然結果。琉璃因為其特殊性,藝術家很少把它作為一種藝術創作的媒介,包括開設琉璃專業課程的院校也很少,而琉璃材料的易碎性以及製作的技術要求,更讓琉璃的可貴之處凸顯,所以琉璃的價值肯定是會有更多的上升空間。但是我選擇琉璃來做作品也好,還是畫油畫也好並沒有考慮這些東西是否可以賣錢,做這些事只是自己單純的喜歡,它們讓我很開心,讓我很享受這種過程。琉璃的製作成本很高,所以現在很大程度上我其實是用油畫來養活琉璃。

 

1  2  3  4  


下一頁中國製造的英倫夢上一頁當雕塑邂逅自然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匯》十二月刊
· 幻化—冰蝴蝶翡翠展,向當代藝術致敬
· 當雕塑邂逅自然
· 陳蕓 詩意的生命蛻變
· 中國製造的英倫夢
· 當代語境下的“本土化”價值
· 學院派眼中的當代陶瓷
· 陶瓷媒介的當代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