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茂林 《From To》 大小不等 陶瓷 2009年 徐鑫樺(中國美術學院) CONTEMPORARY ART:您是如何在衡量了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以及陶瓷本身的材料屬性來進行自己的觀念表達?在很多人看來,陶瓷是中國文化的同義詞。但對於我,我更願意將我的陶瓷翻譯成ceramic而不是china,將它還原為一種初生狀態的材料。同時,很多人覺得陶瓷是器皿的代名詞,這就涉及到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但我認為,陶瓷的本質是材料,器皿的本質是空間,帶有功能性的器皿是陶瓷的表現形式之一,不是唯一。同時,現在有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注重陶瓷的本身的材料屬性,比方利用瓷器易碎的特性或細膩光潔的特質進行創作,但大多都比較趨向陶瓷的物理屬性。 CONTEMPORARY ART:就上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您自身、媒介以及觀念三者之間是如何磨合的? 以我一件叫做《無繩之縛》的作品為例。在這件作品之前,我做過一些捆綁主題的作品。捆綁主題的緣來是我和陶瓷材料之間複雜的情感關係。那種禁錮與張力,束縛與自由一直糾纏不清,一直在困擾著我。直到我自己的作品《無繩之縛》的出現,原先作品中常用的細繩消失了,但“衣服”反倒處於極度壓抑的狀態。在此時此刻,我通過我的陶瓷作品,終於把我與陶瓷之間的關係理清—任何時候你都不是被什麼外力捆綁,而是被你自己捆綁! CONTEMPORARY ART:您是如何在衡量了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以及陶瓷本身的材料屬性來進行自己的觀念表達?在很多人看來,陶瓷是中國文化的同義詞。但對於我,我更願意將我的陶瓷翻譯成ceramic而不是china,將它還原為一種初生狀態的材料。同時,很多人覺得陶瓷是器皿的代名詞,這就涉及到陶瓷材料的功能性,但我認為,陶瓷的本質是材料,器皿的本質是空間,帶有功能性的器皿是陶瓷的表現形式之一,不是唯一。同時,現在有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藝術家注重陶瓷的本身的材料屬性,比方利用瓷器易碎的特性或細膩光潔的特質進行創作,但大多都比較趨向陶瓷的物理屬性。 CONTEMPORARY ART:就上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您自身、媒介以及觀念三者之間是如何磨合的? 以我一件叫做《無繩之縛》的作品為例。在這件作品之前,我做過一些捆綁主題的作品。捆綁主題的緣來是我和陶瓷材料之間複雜的情感關係。那種禁錮與張力,束縛與自由一直糾纏不清,一直在困擾著我。直到我自己的作品《無繩之縛》的出現,原先作品中常用的細繩消失了,但“衣服”反倒處於極度壓抑的狀態。在此時此刻,我通過我的陶瓷作品,終於把我與陶瓷之間的關係理清—任何時候你都不是被什麼外力捆綁,而是被你自己捆綁! 徐鑫樺 《尋找》 120×120cm 瓷、鏡框 200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