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知易行難的保退條款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1-05 11:37:31 | 出版社: 《收藏投資導刊》雜誌

文/周宵鵬

9月份以來,各拍賣行紛紛開始了今年秋拍的預熱,可經歷了春拍的趨緩之後,調整之風顯然還沒有散去,藝術品市場明顯冷落。為了繁榮拍賣市場,提升秋拍的熱度,在大拍賣行還沒什麼動靜的時候,小拍賣行在行銷上可謂是做足了功夫,不光推出了無底價拍賣專場、保真拍賣專場等,還破天荒的出現了保退專場。

拍賣行做的從來都是“一錘子買賣”,既不保真也不保退,一直以來都是考量買家眼力價的行當,買對了、買便宜了是買家之福,買錯了、買貴了也只能自認倒楣,反正落槌為準,之後便與拍賣行沒關係了。在國家沒有明確立法的今天,既然沒有保真保退的法定義務,拍賣行自然也落得痛快。國內目前幾乎沒有拍賣行嘗試過保退條款,而嘉德、保利等大拍賣行在秋拍中也沒有打算推出或者施行保退條款。可偏偏有些拍賣公司甘做為人民服務的“活雷鋒”,勇敢豎起“保退”的大旗,真正成為了拍賣圈裏第一個吃保退螃蟹的人。

此次提出保退條款的是山東一家拍賣公司,其公司負責人對保退條款解釋道:“保退條款對買家的條件放寬了,給予買家更大的權益。如果買家認為所買作品價格不合適,或者是所買物品與拍賣行描述不符,只要買家按照相關規則進行操作就可以申請退貨。”只要在拍賣前由拍賣公司、委託人和競買人三方共同簽訂了退貨合同,在保持藝術品原樣前提下,可以持省以上國家認可的權威鑒定機構開具的否定性鑒定證書申請退貨。這項保退條款一經推出立刻吸引了無數眼球,不過,這無數眼球當中恐怕還是圍觀質疑的多,這條款聽起來太誘人了,反而讓人不敢相信。其實,仔細看看這條款就會發現,這保退條款也沒有想的那麼好,所謂知易行難,要真想退貨並不是那麼簡單。

首先是個實質問題,拍賣公司的這個保退是出於增強信譽、刺激消費的考慮,説白了就是一種行銷策略,為的是增加買方對拍賣行的信任,本質上和建材店老闆為了證明自己的油漆沒毒沒害自己親自喝幾口、淘寶店為了增加人氣承諾7天無理由退貨是一樣的。拍賣行是賣家和買家之間的紐帶,這個保退條款對於二者的意義卻是不一樣的。

首先説賣家。保退條款放寬買家權益的同時,影響的就是賣家的權益,賣家考慮到成交的風險,必然會減少與保退拍賣行的合作。正如這家拍賣公司負責人所説,“很多賣家得知拍賣公司保退,就不太願意上拍拍品,這使得我們在作品徵集上難度變得更大。”沒有好作品就沒有拍賣行的發展壯大,保退這種舉動是義舉更是冒險,一枝獨秀搞不好就有可能成為孤家寡人。拍賣公司推出保退,挑戰的不光是賣家的認識,更是整個拍賣圈的習慣與規則。怎樣有效彌補和維繫與賣家的關係,必然成為此拍賣公司以後的工作重心。

對於買家,保退條款也並不完全是天上掉下的香餑餑。如果説維持商品原樣是退貨的必要前提的話,那麼必需的否定性鑒定證書就成為了操作環節中最大的難題。此拍賣公司規定要持有省以上國家認可的權威鑒定機構開具的否定性鑒定證書方可申請退貨,這一限制使很多人本來已經提到嗓子眼的心又冷冷的落了回去。這鑒定可不是那麼好開的。在這方面,保退仍然跳不出“不保真”的圈子,相反,這一規定無異於將保真的工作交給了買家來單獨完成。正由於藝術品市場最麻煩的事情就是鑒定,所以要想得到確鑿的鑒定證書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保退儘管在操作性上明顯優於保真,但是繞不開保真的保退,只不過是將法律規定之外工作的轉嫁,放寬買家權益的同時也增加了買家的工作量。業內專家季濤對此就表示了憂慮,他説,“保退不同於保真,雖然具有可操作性,但也需要拍賣企業切實做到,而不是形是實非。設定條條框框只是噱頭,操作中企業要防範買家作假,還有一定的難度”。

儘管保退條款在實質上和操作上存在不少問題,還明顯的不成熟,但是作為一項影響策略,還是達到了目的,其成交率明顯提升了。不管在實踐中如何達到賣家和買家的雙贏,但是這一舉措起碼對於國內冷清的藝術品拍賣市場有著精神上的激勵作用,就像是扔進來的一隻鯰魚,還是應該肯定的,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就認為,“保退規則對買家來説多了一層保障,對遏制拍賣行業的亂象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不過如今國內拍賣市場急需的不是噱頭與拍賣業的大包大攬,而是整體機制的健全。形式上的創新不如體系上的完善,保退也並不是解決假拍、拍假的唯一方法。知易行難的下一步就是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有真正不用再考慮“保”的問題,才是藝術品市場的春天。

下一頁拍場外的話語權爭奪戰上一頁一本不得不寫的書——《跟著呂立新去買畫》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五十四期
· 蘇富比的撤拍爭議
· “鳩佔鵲巢”——藝術生態區的處境
· 一本不得不寫的書——《跟著呂立新去買畫》
· 知易行難的保退條款
· 拍場外的話語權爭奪戰
· 香港蘇富比拍賣的“當代藝術”投資信號
· 蘇富比“中槍” 新市場開發是關鍵
· 香港還能否成為內地市場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