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林子深深深幾許——王林的藝術生活軌跡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25 13:26:15 | 出版社: 《世界藝術》雜誌


陰差陽錯與美術結緣

偶然的原因,王林去四川美術學院院執教。在美院王林有自己的想法和安排。從索緒爾語言學和現代主義藝術的關係開始,王林自己上了一個美術大學,他開了二十幾門課的書單,專攻美術史論,這些課程甚至包括版畫怎麼刻,雕塑怎麼做,油畫怎麼畫,從82年畢業到到86年四年間王林重念大學,系統學習了美術專業所涉的方方面面。

1985年,王林來到北京的中央美術學院進修,進修期間王林仍然踐行著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選課聽講,去北圖看書。留給他印象最深的是台灣版的《現代藝術哲學》和黑格爾的《邏輯學》,尤其是黑格爾那本讓人痛苦的《邏輯學》,讓王林明白了辯證法究竟是什麼。那段時間正值新潮美術如火如荼,他不只讀書,還去看展覽,參加研討會。但他對於運動並不感興趣,這是因為他在中國歷次運動中親眼目睹過人們所遭受的迫害。“三反五反”時他誤闖入母親所在銀行地下室,滿是被吊的充血的人體,那個場景大人見了也會觸目驚心,何況是一個小孩兒。“反右鬥爭”時,一個對人挺好的圖書管理員,還是殘疾人,就因為一句話被打成右派。“反右傾”運動時,一個與他家關係密切的女老師,突然間被劃為右傾機會主義者,痛不欲生。“我從小對政治運動就有反感,你身邊的人突然被抓,被殺,被批鬥,一個小孩兒的內心是不能認同的。”所以在新潮美術中,王林願意做一個旁觀者,參予參予但不想介入。

1985年勞森伯格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深深震動了王林,全然不同的藝術觀念讓他感到了距離。為消減距離感,真正走進當代藝術研究,王林做了很多的努力。他開始在美術理論教學過程中進行理論研究,並且開始寫作美術學書籍。俗話説“酒香不怕巷子深”,王林的文采很快被人發現。張曉剛聽人説王林文筆很好,主動到府找他約稿,給中國美術報寫文章。中國美術報的陶咏白非常認可王林,讓王林給該報寫了很多文章。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王林與美術批評有了聯繫,走上了美術批評之路。

文獻展:開啟中國當代藝術展前奏

1989年“6·4”風波以後,王林認為當代藝術並沒偃旗息鼓,仍在行進中。他覺得應該有一種方式將他在各地畫室裏所觀所感展示出來,於是開始做中國當代藝術研究文獻資料展,並在北京西三環中國畫研究院展廳做了第一回展覽,在全國進行巡展,以後改名叫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第一次展覽研討會王林就提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獨立性問題。

91年北京中國畫院,92年廣州美院, 94年上海華東師大,95年四川美術館,96年四川美院… …文獻展一共做了六屆,二十幾個展覽遍及全國二十幾個城市。這一系列展覽前後出了三本書,一本叫《中國——八九後藝術》,一本叫《雕塑與當代文化》,還有一本叫做《都市人格》。最初展覽條件艱苦,王林用木板夾好資料,背在肩上,坐火車出行,輾轉于全國各地。這些困難並沒有讓王林退縮,堅持換來的就是條件的好轉。從資料展到原作展,全國兩百多位藝術家參加過文獻展,很多重要藝術概念從中顯現出來,如政治波普、中國經驗、媒體變革等等。從“中國經驗”到後來的“中國性”再到“去魅中國想像”這一系列展覽,王林就中國當代藝術如何呈現中國文化問題、如何和中國歷史發生關聯、如何對中國社會産生影響作了深入而嚴肅的思考。

“我強調藝術的深度追求,當時寫過《論深度繪畫》,關注藝術所呈現的精神深度問題。藝術的精神深度,其實是歷史的深度,而歷史深度總是隱匿在現象背後,藝術需要穿越遮蔽,才能揭示歷史真實。”

《美術形態學》是王林第一本美術學專著,是他對現代藝術的系統研究,從理論上梳理評價現代藝術作品的出發點。“現代藝術是形態學的藝術,是藝術形態的充分擴張,所以要用形態學方法去加以討論。”

1  2  3  


下一頁自然的幻化——王俊懿 《冰蝴蝶》藝術的當下人文幽思上一頁為什麼是莫言?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世界藝術》第10期
· 觀念與表現
· 跨界藝術家孔寧:那不可思議的……
· 《相》由心生
· 生命在路上,藝術在別處
· 隱性臍帶——第九屆上海雙年展的前奏曲
· 為什麼是莫言?
· 自然的幻化——王俊懿 《冰蝴蝶》藝術的當下人文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