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明史·外國傳》稱“青花白地”或“白地青花”瓷,或“青花白瓷”、“白瓷青花”。學術界一般認為青花瓷是以氧化鈷為著色劑,直接在瓷胎上描繪,然後罩上透明釉,在1300℃左右的高溫窯爐裏一次燒成的釉下彩瓷器。青花瓷以其清新、莊重、深邃的藍色給人以空闊、遼遠、超凡脫俗的審美享受,一躍取代了唐宋以來青瓷、白瓷、黑瓷等單色瓷主導的瓷業格局,擴展為以青花瓷為主導的絢麗多彩的彩瓷世界。明代中前期特別是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代表了明代瓷器製作的最高水準。193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陶瓷史》稱:“明人對於瓷業,無論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術均漸臻至完成之頂點。而永樂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藝術之東漸,與我國原有之藝術融合,于瓷業上,更是發生了一種異樣之精彩。”永樂、宣德青花瓷器的輝煌成就,與元明以來中國與伊斯蘭世界的交往密切相關。元代中期,已經能夠批量生産白地藍花瓷器,加之元代中國與西亞、中東地區頻繁的物質和文化交流,從技術和原料層面來説,中亞、波斯地區的釉下藍彩技術和鈷土藍料為青花瓷走向成熟提供了必要條件。
永樂三年,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揚帆遠航,拉開了七下西洋的序幕。鄭和下西洋的範圍大部分是在伊斯蘭勢力控制區內進行,被訪問的國家和地區有一半以上信仰伊斯蘭教。鄭和寶船載有大量具有中國特色的物品,如瓷器、絲綢等以換取國外的珍奇異物,正是在出使的過程中,帶回了為後世津津樂道的蘇麻離青。作為舶來品,蘇麻離青究竟有什麼與永宣青花瓷獨特藝術魅力相關的特別之處呢?一方面,蘇麻離青凝重亮麗、濃烈鮮艷的發色,使永宣青花瓷散發著獨特的異域風情;另一方面,蘇麻離青特有的不同成分比例所造成的畫面效果與中國傳統審美情趣相契合。這種青料含錳量較低,含鐵量較高,由於含錳量低,可以減少青色中的紫、紅色調,在適當的火候下,呈現出深淺不同的光澤,這與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意境相契合。(全文見《文物鑒定與鑒賞》雜誌第3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