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胡明哲的岩彩畫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10-08 14:27:37 | 出版社: 《藝樹》雜誌

文字整理_ 蔡蔡

胡明哲的作品給我很大的震撼,一個女性藝術家,做這麼大體量的作品, 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感,同時,也迫使人們駐足思考。由胡明哲的展覽“微塵”,我想到一個問題:岩彩作為個人化的語言實驗,為何漸成大勢?或者説,岩彩為何成為一個被美術界乃至全社會所關注的社會現象,産生越來越廣泛的影響?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

我認為岩彩現象和國家崛起、民族復興的大背景是有直接關係的。如果我們在20 世紀80 年代談岩彩,可能是一件滑稽的事情;在20 世紀90 年代談岩彩,則可能引來一片不屑之聲;但2000 年以後,情形就完全不同了,表面看上去是幾位岩彩藝術家個人的事情,實則是國家之手的推動,否則,岩彩絕不可能成為一種現象。進一步講,岩彩之所以被推到歷史的前臺,是民族文化復興的歷史要求所致。以此而論,岩彩現象完全可以放在國家、民族文化戰略的高度上加以考量。胡明哲是很幸運的,她的岩彩創作和展覽在今天的文化語境中不再是個人意義上的,而是註定要在民族文化復興的大潮中擔任一個角色,我覺得,這就是了不起的藝術家。

在美術館展廳中細讀胡明哲的作品,會有一些異樣的甚至是迷惘的感覺。為什麼?因為這些作品既是抽象的,又是具體可感的;既有強烈的當下意識,又隱約可見傳統的印記;既見出境界的廊廡闊大,又意會著微粒浮游的生命世界。觀者感受永遠在不同的點上徘徊,這種感受是全新的,多義的,複雜的;這與讀其他抽象作品所獲得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與20 世紀80 年代的抽象藝術相比,胡明哲的作品是一種全新的繪畫形態。兩者在繪畫觀念、畫面材質、語言結構與審美取向上完全不同。80 年代的抽象藝術有兩個鮮明的特色:在觀念、造型上基本是西方抽象藝術、波普藝術的翻版;同時,藝術家的抽象衝動源自於對既有現實的反叛與疏離,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因而,它是意識形態化的。胡明哲的作品可謂反其道而行之,她的作品完全是超越性的,以心靈感受的意象作為畫面的出發點,以形式的審美來解構畫面,由此構成一個高純度的、自在自為的世界,具有明顯的去意識形態化特徵。表現在功能上,作品是凈化性的,而非批判性的。

同時,胡明哲的作品提示我們,所謂的“現代性”並非是單數的重復或者複製,而是一個複數,也就是説,在西方現代性之外,中國的社會、文化乃至美術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我一直認為,中國的現代性具有複合性特徵,即開拓創新與尊重傳統,歷史與現實、體與用、西方與本土、功能與本體是交融在一起的,如果説西方現代性基於社會進化論而注重其線性邏輯展開的話,那麼中國的現代性則是空間化的,生態性的,反芻性的,因而更具有歷史的合法性。在胡明哲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表面上看,胡明哲作品是很當代的,甚至有西方抽象藝術的影子,但在其表像下,我們透過岩彩可以明確地感受到作品的中國文化屬性,可以回溯到古老的文化母體,其作品對微粒生命世界的觀照,由此散發出的“禪”意,更使人在其抽象的語言中,感受到東方特有的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按照西方現代藝術邏輯,藝術已經玩不下去了。怎麼辦? 還是老辦法, 向東方哲學、東方智慧求救。事實上,從西方現代藝術一開始,中國的哲學、宗教、繪畫對其就有決定性的影響,今天更是如此。一個中國藝術家如果剪斷了與母體相連的臍帶,無異於自殺。亞洲、拉丁美洲的作家和藝術家中有很多世界級的大師,他們的秘訣只有一個:經過西方現代文化的洗禮後,返回母體中找到了自己的身份和文化歸屬,以此創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胡明哲的作品也應該在這個點上加以觀察與評價。

中國岩彩繪畫的復興不是簡單的回歸,不是復古;尊重傳統最好的方式是發展它、延伸它,而不是複製它。胡明哲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她有著深厚的傳統繪畫功底,卻一直致力於岩彩語言現代形態的實驗。對中國當代藝術家來講,這種姿態是具有經典意味的,它既可以被解讀為以創新來向傳統致敬,又同時可被視為對當代藝術的責任感。昨天,有個編輯問我,在潑皮、政治波普形象之後,下一步什麼圖像能代表中國?她的話讓我愕然,潑皮、政治波普形象當然代表不了今日中國,但什麼圖像能代表今日中國的問題的確令人深思。看了胡明哲的展覽,我有了答案,她的作品完全可以放到威尼斯雙年展的國家館,代表中國參展,不僅岩彩材質所閃爍的東方智慧會令西方觀者耳目一新,從中感受到一個文化中國;而且其藝術語言方式本身也會讓西方觀者聳然動容。

——美術評論家 張曉淩

1  2  


下一頁蔡錦的“後美人蕉”時代上一頁中外藝術家對話黃山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樹第九期
· 唐炬,做獨屬於中國的收藏
· 關山月美術館 :美術館中的“關山月經驗”——《藝樹》專訪陳湘波
· 旅日畫家盧思
· 關於迷失——栗子與劉凡的對話
· 姜傑 :敞開的藝術
· 中外藝術家對話黃山
· 胡明哲的岩彩畫
· 蔡錦的“後美人蕉”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