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艷麗 本刊記者近日去拍賣會現場了解秋拍行情,偶然間聽到幾個藏家盯著一件畫作拍品議論價格,甲藏家説:“這個畫家曾送我一幅同尺寸的,價格是現在底價的一半”;乙藏家説:“已經很便宜了,這畫要在浙江的春拍上起拍就是一百萬”;丙藏家斬釘截鐵地説:“我上次見到這個畫家,他説今年年初就已經25萬一平尺了,這張畫的價格是天大的‘漏’啊”。這幾個人都作出了行家裏手的姿態,但最終誰也無法説服對方,究竟誰説的對呢?目前畫家作品價格的客觀公正標準又有誰個知曉? 書畫價格誰主沉浮之畫家價 畫家之間攀比作品價格的情況比比皆是,一方面出於畫家本人虛榮心作祟,另一方面,畫家們深諳投資者一個心理:只買貴的,越貴就意味著越好,跟漲不跟跌。本刊記者前些天與一位山東重量級畫廊老闆接觸,他告訴筆者:“某位浙江知名畫家對自己的潤格很不滿意,對我抱怨連天,稱為什麼幫某某畫家炒到10萬元一平尺,而我的還是3萬元一平尺,太不仗義了”。這充分暴露出很多畫家本人並沒有根據市場的需求量來勘定個人的潤格。 還有一個導致畫作價格難以統一的現象,更是畫家們慣用的炒作手段,就是所謂的“變通手段”——人人爭作全能型畫家。如某某畫家的工筆人物畫10萬元一平尺,但其實已經超出了市場承受能力,他進而轉向出售寫意人物、花鳥、山水作品,甚至是書法作品,價位當然是很低廉的,與其工筆人物畫價格相差數倍。這就是為了使畫家的典型作品價格保持高位,“憋住”價格,用其他繪畫門類來變現的常用手段,並美其名曰地標榜自己是齊白石、吳昌碩一樣的全能畫家。 畫家典型風格的作品“漫天要價”,非典型風格的作品“坐地還價”。但書畫價格能由畫家本人説了算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應對這種情況,藏家應該儘量選取畫家的典型畫種和典型風格,這也是避免贗品的有效手段。 書畫價格誰主沉浮之畫廊價 畫廊制定價格有些是自行定制,有些是與畫家協商後的價格。山西淵涵堂經理楊醇淵告訴筆者:“其實多數知名畫家背後都有一個相對成熟的運作團隊,每年要漲多少錢,要投放到市場多少畫,作多少宣傳,上多少個雜誌封面,甚至辦多少個展覽,這些都有相對明確的安排,當然,獲益後的實際分配也是在不斷調整。”這種包裝方式現在十分普遍,良性的、適當的宣傳對畫家與市場會起到一個很好的促進作用,但很多畫廊往往會採取對藝術家作品“買斷”的方式,也就是畫家在幾年內的所有作品都歸某一畫廊所有,並通過各種手段將畫家及其作品的價位短時間炒作到一個離譜的高位,將手中作品盡數售罄後,停止與該畫家合作,再物色新的目標,而該畫家就如同斷了線的風箏,無法再回到理性的行情中去,這其實是對畫家毀滅性的包裝方式,特別是很多有才華的年輕畫家都難於抵禦誘惑就此走上了“不歸路”。這種包裝後售出作品的價位其實遠遠脫離了其真正的經濟價值與學術價值。 資深市場評論專家齊建秋感嘆道:“現在的市場行情跟幾十年前相比基本出現了倒置,現在要到畫家手裏買畫是最貴的,對於那些真正稱得上有穩定市場的代表性畫家如劉大為、馮遠、范曾、何家英、賈又福、史國良等人,如果從他們手中拿到畫立刻到市場上賣會縮水一半甚至60-70﹪,也就是20-30萬元每平尺買進的,到了市場上一般流通的價格是12-15萬元一平尺左右。”當然,多數畫廊的定價會與畫家本人同步,或是略低一些,因為他的收購價往往會相對比較便宜,甚至可以對折拿貨,也有售價稍稍高出畫家自報價的情況,這也是力挺畫家的表現,但最終真正成交價會便宜很多。 這種畫廊的售價可以作為一個參照,但仍然不是畫家作品的真正價位。 書畫價格誰主沉浮之拍賣價 目前很多畫廊都在抱怨拍賣公司已經跨過畫廊,開始履行畫廊的職責,作品不是由藏家或畫廊提供,而是畫家本人直接“供貨”。這一方面説明畫廊本身的運作出現了很多弊端和滯後性,另一方面如果沒有畫家的參與也是無法實現的。很多非知名畫家在不經過畫廊的包裝與合作的情況下就直接通過種種關係將作品上拍,作品最後由畫家本人以底價拍回,博得一個拍賣紀錄,以此來混跡江湖。與此相似,很多知名畫家甚至是某一領域的領軍人物也會在自己作品可能出現流拍的情況下找到自己的鐵桿藏家高價舉回來,私下裏補給藏家好處,目的是讓自己作品的市場價位保持堅挺,筆者就曾看到某工筆畫大腕給藏家致電趕來拍賣現場,那場面真有些“救場如救火”的架勢,讓人啼笑皆非。更為惡劣的是,很多拍賣從業者利用自身客觀條件,制假售假,也就是很多中小拍賣公司不但在徵集作品時對假畫熟視無睹,甚至成為制假的主力軍,特別是近現代書畫板塊十分普遍。 相對於畫家本人與畫廊而言,拍賣價格中的水分可能更大也可能更小,因為這種價格包裝是需要相當高額的代價,當代書畫板塊對於畫家相對早年的作品拍賣經歷了一定時間的淘洗,存在一定可信度,而對於那些一年一個價位、甚至一月一個價位的畫家,或是從未在市場上露面,作品突然拍出高價的畫家,我們的藏家們就要有所警惕,會不會是畫家與拍賣公司做了“局”。 因此,拍賣價也只能是一個相對的參考價,有時甚至連參考的價值也不具備。 書畫價格誰主沉浮之地下價(出貨價) 現在,國家在扶植文化産業,地方更是力挺本地畫家,業內人士稱:這種書畫價格存在地區差的現象很普遍。例如山西人見到王鐸、傅山的書法便要傾力收入囊中,廣東藏家見到趙少昂、關山月、黎雄才的畫便要爭先購買,這一普遍現象就造成了地區價位差異。一張亞明的作品在東北可能只賣十幾萬元,到了南京就會翻著跟頭往上漲;一張潘天壽、林風眠的畫在山東賣50萬元,到了浙江很可能100萬也打不住。這種情況在畫廊業發生得最為頻繁,很多畫廊在店面中主推的畫家一個月也出不了幾張貨,但憑藉著省市間的價格差會在很短時間獲得極大利潤,也就是私下裏的“暗流涌動”。這樣的出售價格顯然也是無法作為畫家價位合理標準的。 筆者在走訪多位圈內大腕的工作室時了解到,如今多數知名畫家都有用自己的畫作來換取紅木傢具、古董器物甚至房産的習慣,這時的畫家們對企業家的慷慨往往大為激賞,企業家所饋贈物品的價位更是貴得驚人,作為回饋,畫家們作品的品質往往難於與代表作比權量力,甚至粗劣不堪。這樣為數可觀的作品流入市場後自然比較低廉,也就很難成為考量畫家作品價位的參照。 我主沉浮之學術價值與市場供求關係 如果上述因素都無法有力地支援畫家潤格成立,究竟什麼才是畫家作品價格真正可以參照的標準呢?齊建秋先生給出了答案:“深層決定因素——學術價值;外部決定因素——市場供求關係。”也就是藏家要用時間和書畫鑒賞知識去衡量畫家作品的學術價值,管住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眼睛與判斷力去體會作品的品質,穿越頭銜與鋪天蓋地的炒作手段,用代表作和典型作品去比較預購作品的品質,判斷預購作品是精工之作還是敷衍之作。 有需求才會有消費,真正市場上堅挺的畫家,他們作品的價位漲幅永遠是平穩增長的,當需求量下降而價格反漲時,這就違背市場的規律了。書畫作品與股票也有相似之處,永遠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是只漲不跌的,齊白石、李可染也會有流拍的作品,價高了就可能無人接盤,這就是市場供求關係的規律,這也就是書畫價格的最終決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