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與精英——人們心中的藝術情結 每每談到有關藝術的話題,人們總是用崇拜卻又炫耀的語氣向周圍的同伴介紹著安格爾,梵谷,畢加索……誠然,關於藝術,人們總是對藝術大師的經典作品如數家珍: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達芬奇到塞尚,這是人們最感興趣的藝術話題;馬蒂斯至畢加索也頗受大家歡迎,雖然其作品有些晦澀難懂,但人們也總饒有興味,滔滔不絕。講述者們帶著“鑒賞”和“評價”的語氣熱情洋溢地闡發著自己對大師藝術的膜拜與理解:繪畫語言是如何得精緻逼真,是如何得色彩絢爛,又是如何得發人深省,耐人尋味。 然而,他們談論的藝術話題只是那些帶著神聖光環的經典畫家以及經典畫作,是與當下現實生活無關甚至無用的奢侈品,是世俗社會無法企及的上層社會的高藝術。仿佛對這些藝術的高談闊論,能使他們成為社會的精英,能夠標榜他們是遠離世俗生活的雅士。於是,發現人們心中的藝術是一種脫離生活的“象牙塔”,是一種理想主義的“烏托邦”。 現成品與藝術品——生活還是藝術? 在漫長地發展過程中,藝術確實曾長久與生活保持距離,追求著本身的自律性,而獨立於大眾生活似乎也已經成為“現代藝術”約定俗成的傳統。然而,就在上世紀50年代前後,這種藝術的壁壘被打破了,藝術與生活的界限逐漸變得模糊,這一切的開始要從一戰後的法國藝術界談起。 1917年,法國藝術家杜尚把自己用過的小便池搬進了博物館,簽上自己的名字,作為展品參加展出,雖然其初衷是為了嘲諷和戲弄傳統藝術的恪守陳規,卻打破了“無目的的合目的性”這一現代主義的“形式關照”原則,成為史上第一個使用生活現成品作為藝術作品的藝術家。 30幾年之後, 一位美國的藝術家繼承了現成品創作的衣缽, 他就是羅伯特• 勞申伯格( R o b e r tRauschenberg)。勞申伯格直接使用生活中的日用品,甚至垃圾堆中的廢品當作藝術陳列,這與杜尚在“達達”運動中使用“現成的”小便池在做法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勞申伯格利用現成品創作的目的並非達達主義的嘲弄和戲謔,而是刻意追求藝術媒介的突破以及對新社會的思考。他將周圍世界司空見慣的圖像與物品納入藝術範疇,以再現都市文明,反思現代社會,對波普藝術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勞申伯格的作品通常是把生活中各種個類型的材料融為一體,如日常廢物,報紙、紙箱板,照片甚至一些動物標本等,稱為“複合繪畫”,最知名的當屬《床》、《夏日暴雨》以及《賭注》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