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孔令楠:希望有更好的展覽機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09 09:04:18 | 出版社: 《藝術銀行》雜誌

孔令楠

文_Akira 編輯_劉佼

孔令楠1983年出生,2007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平面設計專業。2011年與楊畫廊簽約。

孔令楠-姑射山之一471X190cm-布面油畫-2012

從設計回到繪畫

孔令楠的藝術之路與其他苦苦掙扎的藝術家相比或許顯得更為順暢。由於學習平面設計專業,畢業後的一年裏她在雜誌社從事設計工作,但設計師的工作性質和産品成果並不能讓她找到屬於自己的語言表達,因此,孔令楠開始回到架上,力圖找到她最想表達的心境。畢業之後的第二年,孔令楠開始進行“霓虹燈”系列作品的創作。平面設計專業訓練出來的理性思維、對電腦軟體等創作輔助工具的熟練掌握,加之對文學、哲學等其他學科的熱愛,使她的作品顯得討巧而容易識認。

很快,她得到了伊比利亞藝術中心的紙媒藝術家工作坊欄目及參加“圖像與轉譯”展覽的機會,同時也累積了一系列作品;後通過學長介紹與楊畫廊藝術總監楊洋認識,並迅速地得到了楊洋的賞識和支援。與此同時,楊少斌正在廣泛尋找年輕藝術家準備UCCA的策劃展,於是直接找到了她,孔令楠回憶:“一開始UCCA找了一個做裝置的藝術家,後來覺得楊少斌是畫架上的,應該找個注重架上的藝術家。楊少斌、尤倫斯館長和藝術總監來看我的工作室,讓我做展覽方案。楊少斌覺得挺有意思,館長也很喜歡,大家都比較認可就順利進入了展覽。”因此,2011年在尤倫斯藝術中心(UCCA)“由楊少斌策劃”項目展覽上的露臉,使不少人記住了她的“霓虹燈”,也記住了孔令楠這個名字。

採用最為普通的油畫顏料,秉持對技法的嚴謹態度和對線條編排的理性要求,孔令楠繪製每一條線的過程都似乎是在尋求一種客觀而本質的狀態。或許這才是其作品吸引人的一個因素。楊少斌曾形容孔令楠的作品畫得“傻”,這樣的感覺的確在技法嫺熟、材料表現老練的藝術家中突顯出來。其作品很快進入收藏就是在尤倫斯首展上,收藏者是尤倫斯夫婦。

當時,孔令楠還並沒有與畫廊簽約合作,就已經在國內最為重要的藝術機構得到重要的展示機會,此後與畫廊的合作中,孔令楠格外重視展覽平臺,在UCCA之後,也第一次參加了CIGE的年輕藝術家個展項目。

1  2  


下一頁楊大宇:80後藏家在行動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藝術銀行》第六期
· 孔令楠:希望有更好的展覽機會
· 楊大宇:80後藏家在行動
· 李東妊:熱愛成就收藏
· 房方:要用資産的零頭去買作品
· 煙囪:遇到一個人很重要
· 黃靜遠:享受多樣身份
· 張曉剛:我不是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