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
要了解一個藝術家的創作,還是要從他的生活軌跡中去尋找答案。
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徐松算不上職業畫家。雖然早年也是科班出身,但他畢業後並沒有直接進入純粹的自由畫家的象牙塔內,而是步入社會,經歷了所有這個時代的中國人所經歷的一切。只是,在這一切的背後,每當閒暇之餘或是夜深人靜,徐松總會拿起手中的畫筆與調色板。
繪畫,對於他來説,成為了一個人的“私事”。正因為他每天要應對許許多多的世俗與瑣碎,才使得他更加珍惜繪畫時屬於自己的私密時光。生命中有很多的事情並不是我們所能左右的,很多的情感也不是我們付出真誠就能交換得來的。而繪畫則不同,這是一個完全屬於我們的世界,它的呈現完全由我們的意願所掌控,我們的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回應。在涂畫的過程中,享受自編自演的樂趣,發現“自我”,安撫“本我”,進入一個與世俗世界完全不同的空間,讓每天的生活顯得不總是那麼的雷同、無趣——這是否正是繪畫真正的原始出發點呢?從這個角度上來説,徐松的這種“業餘”的定位,恰恰是他在經過多年的繪畫歷程與生活實踐之後,對繪畫本質以及對藝術與生活之間關係的深刻理解。因為業餘,所以“無求”;因為“無求”,才能夠橫涂豎抹,淡抹濃粧,無不機趣盎然,生機勃勃,自有一番真性情在。
徐松:協奏曲系列一 200cm×190cm 油彩 2012
與“職業”藝術家不同的是,徐松的繪畫並不過分的尋求“新奇”與“創意”,他的繪畫更多是向內尋求,在畫布上找尋自己內心的自由。沒有了對結果的執著與認定,在創作中更能夠放得開手腳,直抒胸臆。徐松在繪畫時,並不過於看重題材或是形象,他的繪畫針對的是繪畫本身。他直接在畫布上開始塗抹,形在意中求,筆筆生發,從偶然中尋找突破口,從看似不合理中,找到合理的可能,由抽象到具象,或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一步步的化險為夷之後,迎來一個意想不到的畫面,同時自我的才情得到極大的滋養。這與中國文人畫的追求頗有相似之處,但對於一個在藝術追求上已經成熟的藝術家來説,這種相似只是一種美學與人格上的殊途同歸,歸根到底,還是要回到個人的追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