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藝術品價格的節節攀升,個人藏家涉足藝術品市場的資金門檻越來越高,加上藝術品投資本身具備較高的專業門檻,使得更多對藝術感興趣的投資者選擇藝術品基金。2011年,國內藝術品基金髮展迅速,據統計,近30家藝術品基金公司已發行成立了超過70隻藝術品基金,初始規模總計57.7億元。目前,中國經濟逐漸步入下行軌道,藝術品市場也呈現出調整態勢,經濟與市場環境將對藝術品基金帶來哪些影響?中國藝術品基金存在哪些問題,又擁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就這些問題,《收藏投資導刊》記者採訪了北京藝融民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蔣偉。 買方市場有利倉位調整目前,宏觀經濟形勢相對比較緊縮,這是大家的普遍共識。但整體看來大家對藝術市場長期前景仍舊較為樂觀。蔣偉認為,藝術品本身是一種伴隨資産,它對宏觀經濟變化的敏感性非常高。2011年,藝術品秋拍市場漸趨理性,拍賣市場的調整屬於正常現象。這種調整對藝術品基金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市場快速增長時,容易形成賣方市場,價格攀升,賣家會惜售;而市場回調時,現金為王,手中持有現金會處於更為有利的位置。十分有利於基金倉位的調整和多鍾經營方式的拓展。從集合投資的角度講,基金肯定不能簡單跟著市場來走,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人應該優於市場,挖掘市場價值洼地,走在市場前面。蔣偉説:“市場如果一直上漲,永遠是單邊市場,其實是一個風險不斷積聚並且加速度的過程。因為市場一定會調整,只有上升與調整的過程才能階段性釋放風險,提高平均交易成本,有節奏的積聚市場新力量,吸引新資金進入。” 蔣偉認為,之前的藝術品市場是普漲的市場,而現在趨於理性,理性的市場下有利於藝術品的藝術價值的發掘,有利於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重新洗牌,有利於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秋季市場的理性調整顯然是對前幾年普漲現象的一個反思。 文/本刊記者 賀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