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市場調整提供建倉良機——訪北京藝融民生藝投公司總裁蔣偉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2-20 17:03:42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隨著藝術品價格的節節攀升,個人藏家涉足藝術品市場的資金門檻越來越高,加上藝術品投資本身具備較高的專業門檻,使得更多對藝術感興趣的投資者選擇藝術品基金。2011年,國內藝術品基金髮展迅速,據統計,近30家藝術品基金公司已發行成立了超過70隻藝術品基金,初始規模總計57.7億元。目前,中國經濟逐漸步入下行軌道,藝術品市場也呈現出調整態勢,經濟與市場環境將對藝術品基金帶來哪些影響?中國藝術品基金存在哪些問題,又擁有怎樣的發展前景?就這些問題,《收藏投資導刊》記者採訪了北京藝融民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蔣偉。

買方市場有利倉位調整目前,宏觀經濟形勢相對比較緊縮,這是大家的普遍共識。但整體看來大家對藝術市場長期前景仍舊較為樂觀。蔣偉認為,藝術品本身是一種伴隨資産,它對宏觀經濟變化的敏感性非常高。2011年,藝術品秋拍市場漸趨理性,拍賣市場的調整屬於正常現象。這種調整對藝術品基金具有非常正面的作用。市場快速增長時,容易形成賣方市場,價格攀升,賣家會惜售;而市場回調時,現金為王,手中持有現金會處於更為有利的位置。十分有利於基金倉位的調整和多鍾經營方式的拓展。從集合投資的角度講,基金肯定不能簡單跟著市場來走,好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管理人應該優於市場,挖掘市場價值洼地,走在市場前面。蔣偉説:“市場如果一直上漲,永遠是單邊市場,其實是一個風險不斷積聚並且加速度的過程。因為市場一定會調整,只有上升與調整的過程才能階段性釋放風險,提高平均交易成本,有節奏的積聚市場新力量,吸引新資金進入。” 蔣偉認為,之前的藝術品市場是普漲的市場,而現在趨於理性,理性的市場下有利於藝術品的藝術價值的發掘,有利於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重新洗牌,有利於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秋季市場的理性調整顯然是對前幾年普漲現象的一個反思。

藝術品基金目前存在的問題蔣偉認為,藝術品基金的發展從數量和規模上肯定越來越多,但現在的基金存在三方面問題。首先,基金年限過短,無法適應長期發展投資的需要。藝術品是長期資産,在藝術品市場變動比較劇烈的情況下,基金可以短期做差價獲取一些投資收益,但卻難以實現長期穩定的發展。而如果投資時間過長,基金髮行又成了問題,基金份額的流通性是關鍵,這就是如何解決長期投資基金的退出機制的問題。藝術品投資基金認為合理的期限應該是5至8年,即便是再短,也應當有3年加2年的模式。這樣才有利於藝術品基金本身具備的價格發現和穩定市場作用。其次,服務體系,藝術品投資是實物性交易類型,而且作為單一標的價值極高的特殊商品,其倉儲、保險、運輸、物流等等環節都是很複雜的問題,在目前的藝術市場服務系統中這些環節都還非常非常薄弱,可以説還不具備成為一個産業的特徵。因為只有提供了産業鏈式的系統性服務,才能有效的分散風險,解決藝術市場長期以來的手對手交易的方式,這是金融、投資進入藝術品領域,提升其價值的重要手段。也只有這樣,藝術品才能真正發揮其作為資産的特徵和作為企業、機構的資産配置的功能。最後,藝術品基金的人才建設同樣是很大的問題,從業人員和機構的準入機制都不成熟,對風險的承擔能力有限。人才的培養,法規的支援,這些都非常缺乏。蔣偉認為,中國的藝術品基金跟其他行業成熟的基金相比較,還缺乏規範化的運作和公開的資訊披露。從基金的運作層面,缺乏人力的儲備、經驗的儲備和業績的儲備,這同樣是制約基金髮展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維護信心是關鍵蔣偉説:“藝術品基金行業應當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不求快但求穩健。藝術品基金不是簡單用快速蓬勃發展來形容的。蓬勃發展之下的隱憂顯然是規範兩個字。藝術品行業要學習金融行業好的經驗。比如,金融公司的風險控制、法律核規、服務體系、資訊披露等。這些是傳統藝術行業缺乏的。” 蔣偉認為,藝術作品之所以可以價值幾百萬元、上千萬元甚至上億元人民幣靠得就是經濟發展,國家發展給收藏投資者帶來的文化價值增長的預期,説簡單了就是靠信心,藝術市場比其他投資領域對信心的依賴度更大。怎麼維護好投資人、整個行業和社會對藝術行業的信心,這是每個基金管理人和藝術品行業從業人員都需要考慮的重大問題。

上一頁元明清瓷畫廢墟之外的新審美點——記鄭云云的瓷畫藝術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三十八期
· 芳華盡為女王而綻放 ——寶璣(Breguet)那不勒斯皇后系列腕錶
· 大有可為的朝鮮現當代藝術
· 日韓當代藝術:瓶頸之下尋找出口
·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引擎力量能持續多久
· 亞洲力量改變全球藝術市場版圖
· 國內私立美術館的漫漫征途
· 元明清瓷畫廢墟之外的新審美點——記鄭云云的瓷畫藝術
· 市場調整提供建倉良機——訪北京藝融民生藝投公司總裁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