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師古而創新——記陶瓷藝術大師張松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6-27 17:50:59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在60餘年的藝術生涯中,張松茂堅持野外寫生,描湖光山色之靈秀,寫自然萬物之形態,他還堅持研習金石、書法,汲古今名畫之養料,取各類藝術之精華,吸收了民間藝術中諸如半刀泥、影青刻花、剪紙、年畫、木雕等工藝特色,借鑒了攝影、油畫等的表現技巧,始終堅持“師古”而“創新”的精神,達到了“集眾家之長,成一家之法”的藝術境界,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高超的瓷畫表現力。在諸多的陶瓷裝飾材料中,張松茂偏愛粉彩,他的作品,不論人物、山水亦或花鳥,都以粉彩為多,因為粉彩豐富的表現力和清新的裝飾效果,使他找到了陶瓷繪畫與心目中大自然的完美結合點。張松茂在粉彩技法上造詣精深,他的作品風格獨具、新穎高雅,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在人物、花鳥、山水各類題材的表現上,都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境界,在繼承古法的基礎上力求出新。他的粉彩人物畫,人物形象雋美傳神,造型準確而生動,構圖疏朗而嚴謹,從服飾衣紋到體態儀容,各有精妙之處,給人以美的享受;他的山水畫,氣勢雄渾峻奇,意境開闊高遠,溶詩情入畫中,引人浮想遐思,遠觀近察,愈見其妙;他的花鳥畫,筆法工致細膩,筆調清新脫俗,筆韻高雅秀逸。

張松茂説,作為一個陶瓷藝術家,首先不能墨守成規,要學會借鑒,只有在借鑒的基礎上才能創新;其次,要加強學習,從各方面汲取養料,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素養;第三,要善於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要走向大自然,這是藝術的源泉所在。

梅花和牡丹是張松茂最擅長表現的花卉,他的牡丹創造性地運用了粉彩點染技法,用洋紅、瑪瑙紅、寶石紅等色彩層層渲染,既突出工筆重彩的特點,又吸取了油畫的表現方法,花卉造型美觀,立體感強,色彩鮮艷,色調過渡自然,花瓣間的層次與質感,渾然有序。1997年香港回歸時,江西省人民政府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贈送了一幅大型粉彩瓷板畫《紫歸牡丹圖》,畫的是國畫牡丹和香港區花紫荊花,以及杜鵑、山茶、芙蓉等百花圖案,作品雍容華貴、端莊大氣,無論是創意、繪畫,還是燒制,在景德鎮陶瓷史上都是空前的,而張松茂便是該作品的主創人員。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張松茂還曾經主持繪製了許多大型陶瓷壁畫。從首都國際機場的《森林之歌》(1979年)到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的《井岡春色》(1980年),再到景德鎮火車站大廳的《昌江帆影》、《古閣臨風》(1984年)等,這些大型陶瓷壁畫氣勢磅薄,為改革開放後的景德鎮陶瓷闖出了一片新天地,也令古老瓷都景德鎮更加聲名遠播。

青山有意、草木藏情,從年輕時候起張松茂就行走于山水之間,現在他依然對山水充滿感情,退休後他選擇了定居黃山腳下。他説他喜歡黃山的寧靜和清遠,近幾年的許多新作品便是在這寧靜清新的雅月齋中創作完成的。揮灑彩筆數十年,留得珍瓷滿人間,張松茂筆下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葉都具有韻外之致,給人以無盡的遐想,那是一代陶瓷藝術大師留給我們的風采。

張松茂説,“一個人的藝術並不是自己的,是要被人欣賞,被人所學的。”他表示,現在已跟景德鎮陶瓷學院合作,準備籌辦一所培訓學校,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傳授給更多的年輕人,將中國陶瓷藝術和陶瓷製作技藝更好地傳承下去。

 

1  2  


下一頁博覽會新景觀——藏者歸來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二十三期
· 師古而創新——記陶瓷藝術大師張松茂
· 博覽會新景觀——藏者歸來
· 藝術品金融化需金融機構主導——訪國投信託總經理呂益民
· 拍場雙雄叱吒紐約春拍—— 解讀2011紐約春拍市場
· 辛亥百年,重估民國藝術品
· 解析拍場中 現當代陶藝係譜
· 黃鑽來襲
· 他們眼中的收藏投資
· 李冰:探尋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價值標準
· 高門檻難擋藝術品信託投資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