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是唯一可持續性增長的市場——訪Artprice創始人及董事長蒂裏.艾爾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2-14 15:04:38 | 出版社: 中國證券報社

採訪/本刊記者 黃輝

《收藏投資導刊》/S

蒂裏 . 艾爾曼/T

201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繼續上演飆升神話,在一幕幕天價上演的同時,中國藝術品市場到底能結出怎樣的果實?瘋狂的外來資本正在改變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格局,也在改變中國藝術品市場在世界上的格局。世界權威藝術網站Artprice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2010年全球藝術市場的數據統計和分析。就中國2010年藝術市場的相關問題,《收藏投資導刊》記者採訪了Artprice創始人及董事長蒂裏·艾爾曼(Thierry Ehrmann)。

S:在您看來,國際藝術市場格局在近10年來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T:交易的速度不斷加快。在20世紀90年代成交的作品,可能在7至10年後才會再次出現在拍賣市場上。但在當今的拍賣市場上,交易頻率加快,在紐約春季拍場上出現的作品,可能又會出現在當年倫敦秋拍的市場上。還有,像達明·赫斯特的“美麗永存我腦海中”(Beautiful inside my head forever)專場拍賣,開啟了一種新的拍賣模式——拍賣公司直接從藝術家的工作室拿作品。

同時,資訊傳播的速度更快、更廣,資訊的全球化在相當程度上將不均衡的市場轉化為一個更高效、透明的市場。這些轉變使新興國家和新拍賣公司具有優勢。在2007年,佳士得和蘇富比在全球藝術市場上的佔有率為76%,但在2009年,這一比率下降為60%,2010年的佔有率還在繼續下降。

S:近年來,中國藝術品市場在世界的佔有份額不斷上升,您認為其中有哪些影響因素?

T:與2009年相比,2010年中國拍賣市場增長了42%,在全球藝術品市場佔有份額接近20%。而且,高端藝術品佔有份額不斷上升,在2010年拍賣中,20%的拍品超過100萬美元。在世界拍賣前150排名中,中國藝術品有14件,流拍率為15%至20%,遠遠好過世界拍賣37%的平均流拍率。在我們剛剛結束的數據統計中,中國“現代藝術”拍賣總額為1.788億英鎊,這一板塊的成交量已超過英國,位居全球第二。因為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的興起,世界藝術市場上升了135%。雖然,中國藝術市場的需求不會超過歐洲和美國的需求,但中國的崛起,證明這是新興的市場,具有新的增長可能性。

藝術不僅是一種財富的象徵,而且還是一種社會認知。也許富人階層都有這樣的想法:如果他開始收藏的話,他就可能進入上層社會。這是所謂的“凡勃倫效應(Veblen effect)”。這一理論基於托爾斯坦·凡勃倫(Thorstein Veblen)的著作,他講到,消費者對一種商品的需求程度,因其標價較高而不是較低而增加,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暢銷,反映了人們進行揮霍性消費的心理願望。


 

S:繼紐約、倫敦之後,北京和香港哪一個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國際藝術交易中心?就您個人觀點而言,中國藝術品市場在國際上的佔有額能否進一步擴大?

T:拍賣市場的成功依賴於市場的需求,倫敦和紐約的成功在於他們擁有雄厚的藏家基礎,北京和香港能否找到他們各自的長期藏家,是其成為下一個真正的世界交易市場的最好機會。

中國能否繼續擴大在世界市場上的佔有份額,這要取決於中國藏家是否會去收藏現代藝術和印象主義這些西方藝術品,因為這一部分藝術品在拍賣市場上的總成交量佔48%。而且這一部分藝術品仍舊佔據最為重要的地位,也是這部分作品成就了西方拍賣市場的成功。中國第一件名列前茅的作品是2009年排名111位吳彬的作品。如果中國要增加在世界藝術品市場上的份額,必須增加相當份額的市場佔有率,需要拍出更多上百萬美元的藝術品。

S:中國、俄羅斯、印度、中東的藝術品市場都是近5年在國際市場上迅速崛起的,四個地區相比,您認為哪一個的持續力更強?為什麼?

T:首先,必須明白,一個國家藝術市場份額的增加並不是説這個國家的藝術被出售,比如説印度,它並不是一個藝術交易中心,但印度的當代藝術卻得到世界的關注,印度藝術品主要在西方出售而不是在印度。另外,並不是一個國傢具有眾多新進藏家,當代藝術的情景就會出現。比如在莫斯科,這裡基本沒有拍賣市場,俄羅斯的收藏家需要到紐約或者倫敦去購買藝術品。對於中東來説,這裡的市場還處於非常年輕的階段,佳士得和蘇富比也是近幾年才開始在這裡做生意,佳士得是2006年,而蘇富比是2009年。因此,相比這幾個地區而言,中國是唯一可持續的市場,一個當代藝術正在發生的場所,也是一個具有藏家熱情的地方。

S:您認為哪種藝術形式(中國書畫,當代藝術)真正能將中國藝術市場帶入國際化?

T:毫無疑問,帶動中國藝術品增長的肯定是當代藝術,但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基礎仍舊是出售現當代和古代大家的作品。就如前面所説,如果中國想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藝術中心,它必須出售更多國際化的藝術品。在2010年,沒有一件西方藝術家的作品出現在中國拍賣前150的名單中。

S:您覺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空間和潛力有多大?制約因素又有哪些?

T:中國有其新興的藝術,而且還有數量龐大的古代藝術品和現代藝術品。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國過分地限定在本地藝術市場上,中國主要是中國藝術的藝術市場。中國買家還未注目於世界藝術品市場,而且中國的方法非常的“國有化”。

S:如何看待中國藝術品市場以及買家的潛力?是否具有長期發展的勢頭?

T:中國藝術市場的未來是光明的,但我不認為短期內它能超過紐約或者倫敦。近百年來,市場的改變都伴隨著藝術的創新(雖然這些年有所缺乏)。首先是巴黎,然後是紐約,接著是倫敦。如果真的要成為世界藝術市場中心,中國必須在世界範圍發展其具有特色的藝術,創作出具有世界影響的藝術作品,比如巴黎的印象主義、紐約的波普運動等。

下一頁探案賈科梅蒂偽作之謎上一頁火紅的顏色  紅火的市場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收藏投資導刊第十六期
· 火紅的顏色  紅火的市場
· 中國是唯一可持續性增長的市場——訪Artprice創始人及董事長蒂裏.艾爾曼
· 探案賈科梅蒂偽作之謎
· 王叔暉創作《西廂記》的那些日子
· 私密 尊貴 奢侈——訪新奧集團艾力楓社總經理遲興民
· 探尋當代藝術核心價值——張鴻康的當代藝術收藏之路
· 厘清藝術品基金中的“專業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