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銘美術館本館展望•願景 “成立美術館,是為了呈現藝術發展的過程;成立基金會是要讓美術館能永垂萬世,也是為了作品建設一個好歸宿。錢本是社會的,回歸社會叫圓滿。”對於美術館,朱銘有著這樣的期許。走過第一個十年,朱銘美術館累積了一定的成績,每年將近十五萬的參訪人次,亦鼓勵著美術館繼續向前邁進。然而在此我們亦看到私人美術館,沒有雄厚企業支撐的基金會,背後運作的現實面;每年將近人民幣兩千萬的運作成本,其中四成約可通過門票收益平衡,但其餘的部分需要通過基金會對於個人以及企業進行募款的壓力。 “走過非典,走過金融風暴,美術館歷經了很多外在環境的改變,這也讓我思考如何透過基金會讓美術館能夠有一個長遠的方向思考規劃。美術館是朱銘老師的夢想,朱銘老師也藉由基金會,讓他的作品很安心地留在美術館。”對於未來,執行長吳素美有著這樣的展望,“再來是我們怎麼樣去幫助朱老師達成教育推廣、雕塑研究中心的願景,並進一步好好地對典藏品做好研究,讓觀眾對於雕塑能有新的認識,也希望他們能夠在美術館的氣氛當中,體會到生活美學。” ![](http://art.china.cn/tslz/images/2010-08/31/002564bb45520de6d61d25.jpg)
朱銘 人間系列——三軍 ![](http://art.china.cn/tslz/images/2010-08/31/002564bb45520de6d61d26.jpg)
朱銘 太極系列 單鞭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