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聽戲曲的現代劇院 ——中國評劇大劇院、長安大戲院、梨園劇場 1.中國評劇大劇院 紅色的銅剪紙體現出濃郁的風族風格,弧形的不對稱門廊又頗具現代氣息,這是坐落在豐台區西羅園的中國評劇大劇院。它地處南二環與南三環之間,緊鄰陶然亭、洋橋和木樨園。在文化設施相對不多的南城地區,這座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劇院的建成不僅結束了中國評劇院沒有劇場的歷史,也為南城鑲上了一顆藝術的明珠。 大劇院建築面積10544平方米,建築風格具有古典與現代相融合的鮮明特色,端正典雅,內外裝修裝飾精美豪華。擁有800個座位,二樓還有18個貴賓包廂,是國內惟一的地方劇劇院。主舞臺設施先進,功能齊全,舞臺、燈光、音響均由電腦控制臺自動控制,並裝有國內一流的6聲道環繞身歷聲電影設備。它以現代化的硬體設備、科學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為戲劇、歌舞、音樂、電影等各種舞臺演藝、文化娛樂和社會活動,提供最理想的功能環境。 三樓排演場也已改裝成一座擁有200個座位的小劇場,天井改建成了花園式的茶座。小劇場又推出了評劇、二人轉等多種形式的演出。以低票價、送出去、走進來為宗旨,在為社區居民和京郊農民服務的同時,將把小劇場打造成年輕演員的實踐基地。 中國評劇大劇院是一個以演出中國評劇為主及全國各個地方劇種為特色的戲曲演出陣地,曾經演出的主要劇目包括:《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金沙江畔》、《秦香蓮》、《楊乃武與小白菜》、《貶官記》、《張羽煮海》、《山花》、《玉堂春》、《包公賠情》、《回杯記》、《杜十娘》、《三節烈》、《小宴》、《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在海內外都産生過重要的影響。 評劇小資料 評劇是流行于華北、東北等地的地方戲曲劇種,最早産生於河北東部灤縣一帶,吸收了河北梆子、京劇等藝術成就。早期叫蹦蹦兒戲,也叫落子。 1912年以成兆才和月明珠為首在唐山組織的“警世劇社”受到歡迎,稱為唐山“落子”,成兆才是評劇早期優秀劇作家,被公認是評劇的創始人。 1923年前後,評劇的演出中心轉移到東北各地,出現了以花蓮舫、李金順為首的第一批女演員,評劇史上稱為“奉天落子”時期。1929年,年僅18歲的芙蓉花率瀋陽“復盛戲社”進京,是第一個進京的評劇班社。 “九·一八”事變後,評劇藝人和大批名角轉向關內,在天津、北京打開局面,各自形成自己的風格流派。1935年至1936年白玉霜等人先後赴上海、南京等地演出,影響擴大到江南。評劇從一個民間小戲,發展成頗有影響的劇種,名震大江南北,有了自己的四大名旦,即白玉霜、劉翠霞、愛蓮君、喜彩蓮。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評劇發展迅猛、成就斐然。1953 年,我國等級最高的評劇演出團體中國評劇團成立,1955年在此基礎之上組建成立今天的中國評劇院。 上世紀50~60年代,中國評劇院著名演員小白玉霜、新鳳霞、馬泰、魏榮元、李憶蘭、張德福等著名演員在全國産生重大影響,成為自稱一派的名家。同時整理新創了《秦香蓮》、《劉巧兒》、《金沙江畔》、《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等一批評劇看家劇目。 新時期評劇舞臺重新繁榮,上世紀80年代創作排演《高山下的花環》, 上世紀90年代創作排演《毛澤東在1960》,都産生很大影響。劉萍、谷文月以及新一代青年演員迅速成長,評劇事業繼續繁榮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