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國家大劇院
從工程招標開始,關於國家大劇院的新聞就不絕於耳。由此,讓人們深刻記住了國家大劇院的名字,並因此對它深懷期待,並不僅僅因為這個國家的名號。
首先讓人們最為爭議的是國家大劇院的建築設計形式。國家大劇院位於人民大會堂西側,佔地11.89萬平方米,由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主持設計,總建築面積約16.5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建築10.5萬平方米,地下附屬設施6萬平方米。整個建築形態宛如一座巨大的蛋殼浮在北京城的中央區。保羅·安德魯生於1938年,是法國建築學院和法蘭西建築科學院的院士。安德魯設計了雅加達機場、開羅機場、大阪關西機場以及我國的上海浦東機場和廣州新體育館。安德魯將他的大劇院方案形容為“湖上仙閣”。這是一座坐落在近乎方形的大水池中的橢球體建築,在冬天,水池可作為滑冰場。大劇院的主要入口在北面,與地鐵的出站口相連通,通道的玻璃頂則是水池的池底,觀眾在進入劇場前就能體驗一下在水面下行走的奇妙感覺。它完全由曲線組成,銀光閃閃,映照著粼粼波光,宛如湖中明珠。造型新穎、前衛,構思獨特,堪稱傳統與現代、浪漫與現實的完美結合。這是工程業主委員會對它的評價。而國家大劇院從設計施工開始,也有了很多公眾賦予它的別稱:蛋殼、水立方、巨型珍珠。關於國家大劇院的建築形式與周邊環境的協調,對北京建築格局的影響,以及國家大劇院本身建築設計的安全性和投入工程資本,都成為至今評論不一的話題。
國家大劇院設有歌劇院、音樂廳、戲劇場以及藝術展廳、藝術交流中心、音像商店等配套設施,現在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計劃將於2004年底前向公眾開放。誰有實力,有資格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一場音樂會或專場演出呢?國家大劇院公開向社會文藝演出團體發出另一份演出的競標書後,關於國家大劇院的文藝演出更加充滿懸念,讓人充滿期待——會是誰將拉開國家大劇院的首場演出帷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