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尺 》紙本藝術展上海春美術館開幕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2018-05-08 16:26:10 | 文章來源:藝術中國

參展藝術家:白紅偉,蔡廣斌,柴一茗,大有,丁設,高毅,郭利偉,黃華三,蒯連會,羅威,了了,劉堅,李磊,李詩文,李婷婷,梁衛洲,裴晶,錢嶸,宋克西,鄔一名,王大志,王劼音,王伊楚,肖谷,于幸澤,楊冬白,趙葆康,趙春,朱嵐,鄭夢梅,張黛妮

學術主持:吳林田

展覽時間:2018年5月5日一6月5日

展覽地點:春美術館(福州路655號)

展覽海報

《一平尺》展前言

文/吳林田

凡是畫畫的人都喜歡小畫。小中見大,以小觀大;見微知著,微言大義;方寸之間,別有洞天。大畫大多是不得已為之,宋徽宗自己不畫大畫,讓張擇端畫了《清明上河圖》,讓王希孟畫了《千里江山圖》,御用畫師,皇上讓畫什麼就是什麼。至於現在的大畫,富豪定制畫什麼就是什麼,能在美展得獎的畫什麼就是什麼。

藝術家左起:朱嵐,王大志,趙春,楊冬白,宋克西,張平,柴一茗,吳林田,

大有,郭利偉,趙葆康,張黛妮,蒯連會,王伊楚

小畫發自內心,大畫負載過多。畫還是小點好,博物館裏歷代稱得上大師的畫都不大,西方也是,莫蘭迪、莫迪裏阿尼們沒有一幅大畫,而莫奈在橘園美術館的巨幅睡蓮遠不如他的小畫,透露出一種被名利牽絆住的燥氣。中西方大師在小畫的作為讓我們嘆為觀止!而大畫多立足於愉人耳目,無有動人心魄的作品。中國畫的至高成就是文人畫,文人畫不宜大,淺嘗輒止管領風騷,大不易疏解文人情懷,南宋梁楷、法常的尺牘小品至今影響著當代藝術家們的審美。至簡至微,盡得風流!

左起:春美術館館長趙春,藝術家楊冬白,學術主持吳林田,藝術家朱嵐,藝術家宋克西

前年冬天在斯德哥爾摩當代博物館看了保羅-克利的個展,布展極其精微,幾十幅小畫散散落落置於潔白的展墻上,發散著無以名狀的情致,於是有了想主持一個小畫展覽的動念,於是有了《一平尺》。這次展覽邀請了幾乎都是持有當代身份的藝術家,他們在各自領域探索已久並形成創作上的獨到見解,而對紙性的定位涵蓋了他們迥異於通常意義國畫家的別樣嗅覺。

左起:楊冬白,張黛妮,徐明松,吳林田,了了,朱嵐,丁設,李詩文

去標簽化、概念化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我在去年出版的文畫集《知止集》最後一頁有一句話:我希望自己永遠是個潮流之外的人。我希望這個展覽也是,不同於流行于這個城市多年以來的其他展覽,儘量把附加的成分剔除,重新歸回繪畫本身的體驗和展示。 

左起:了了,王大志,朱嵐,李詩文,丁設,張黛妮,周兵,楊冬白,徐明松,吳林田(學術主持) 

部分展覽作品

柴一茗《明天很長》16.5x24cm紙本 2017

蔡廣斌《灰色.C36》 35x35cm水墨宣紙 2015

李磊《隨筆》38x27cm紙上油畫棒 2015

王劼音 《王劼音作品二》 27x35cm紙上噴漆 2018

宋克西《團隊ll》38x40cm紙本丙烯 2017

趙春《籌碼》 40X40cm綜合材料 2018

張黛妮 《陋獸骰系列之陋44/46 》389mm x 546mm x 2綜合材料 2018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