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軒藝術獎學金在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的設立已經兩屆了,這不僅因為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以架上藝術聞名併為中國當代美術史連續不斷地呈現了引人注目的段落,從“傷痕美術”、“鄉土寫實”一直走到今天,誕生出了像羅中立、張曉剛、何多苓為代表的一大批在中國當代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家。同時我們注意到,這種以架上繪畫為主體的模式在當下的視覺空間裏遇到了最直觀的挑戰。本屆展覽的作品還涉足了裝置、影像和圖片,這種具有另類氣質的非常規的創作手段,被更多的人理解為異類,並且進行了毫不經意的曲解與誤讀。而在今天的這個展覽上,另類氣質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日常表達,成為油畫係開放體制的標誌。
我參加過國內的許許多多各類主題的當代藝術展,其中不乏有一些當代重要藝術家的個展和具有先鋒實驗性的藝術家群展。從這些藝術展中,我似乎也觀察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和某種困境,此次在文軒美術館舉辦的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文軒藝術獎學金獲獎作品展呈現的是我們對這種困境的關注。儘管這是一個令人棘手的問題,但舉辦這樣的展覽對參展藝術家和我們的觀眾是有現實意義的。我們當然知道,許許多多的人站在這些作品前內心一定會不斷産生這樣的疑問:今天,藝術是否還有固定的標準?對此我們必須肯定的、義不容辭的來回答:藝術是有標準的。顯然這個標準再也不能用傳統模式來衡量,這個標準只能擱置在國際當代藝術史的系統裏來評判,它需要一個上下文的參照係。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無論你做什麼,裝置、影像或另外的任何形式,它們都已經被包含在至今為止的世界藝術史的篇章之中,而且都獲得了嚴肅的學術認定。而我們的年輕藝術家,包括他們的導師們,他們工作的全部意義就是在這些藝術史的樣式中找出至今為止與所有人的差異。這就是標準,這就是我們通常説的創新精神,也就是我們時代得以發展的最至關重要的秘笈之一。倘若我們能站在這樣的角度來觀看這次展覽作品,許多疑問也許就會迎刃而解了。
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走向,我們一直都在思考探索並嘗試發現新生力量,這就是為什麼文軒藝術投資管理機構將獎學金設立在四川美術學院油畫係的原因。同時,這也是我們舉辦本次展覽活動的基本宗旨。
文軒藝術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副董事長
文軒美術館 館長 張達星
201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