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的懸置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0-20 13:52:5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懷疑的懸置

策展人:勞爾•扎穆迪奧

展覽地點:其他畫廊 l 上海空間

展覽時間:2010.10.24-11.28

畫廊地址:上海市莫幹山路50號9號樓101

開幕酒會:10月24日下午 6-8點

聯繫電話: +86 33532273

藝術家:阿道夫•多林(紐約),安托尼斯•多內夫(雅典),艾瑞克•雅克爾(洛杉磯),費倫•馬丁(紐約),吉吉•塞羅爾(舊金山),馬修•韋恩斯坦(紐約),彌古爾•羅德瑞格斯-薩皮瓦達(墨西哥),摩吉•特內姆鮑姆(布宜諾斯艾利斯),斯特法諾•卡格爾(羅馬),斯圖亞特•克勞夫特(倫敦),孫堯(上海),提姆•馬奇(赫爾辛基),托馬斯•奧綽(蘇黎世),威姆•德沃伊(根特),周文鬥(北京)

 

其他畫廊的“懷疑的懸置”展覽有幸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展出包括攝影、視頻、雕塑、紙上藝術及行為藝術在內的作品。正如2010年上海雙年展的主題“綵排”指的是戲劇開演前的準備狀態,“懷疑的懸置”這個概念也與戲劇,電影及戲劇化藝術相關。

本次展覽的主題挪用了18世紀浪漫主義詩人及哲學家柯爾律治提出的著名的“懷疑懸置”概念:假如作家能在敘事中包含一些讀者親身經歷過的熟悉的元素,那麼讀者就會自然而然地懸置對故事真實性的懷疑,無論它聽起來多麼荒誕不經。詩人提出這個概念,也許是為了證明自己的作品,如代表作《古舟子咏》(1797-1798) 和《忽必烈汗》(1797) 等,並不是作者一廂情願而無法在讀者心中産生共鳴的空想。顯然,可信性的問題不僅是幻想作家所關心的,也是科幻小説家、恐怖電影和動畫家所共同關心的問題。換句話説,一個故事聽起來越是可信,觀眾對它的投入程度就越高。而事實上,我們都知道,現實生活往往比小説更荒誕。

本次展覽的作品有些從真實中提取虛構的元素,或者相反,從虛幻中提取真實,在不同層面上印證並豐富了柯爾律治的理論,同時懸置了我們對藝術的確定或懷疑。比如在托馬斯•奧綽的視頻作品中,風光旖旎的田園逐漸蛻變成反烏托邦式的工業廢墟;阿道夫•多林記錄了紐約2003年大停電中一個懸停在城市上空的如同死亡象徵般的黑影;彌古爾•羅德瑞格斯-薩皮瓦達用墨水和哥倫比亞毒品戰爭中的受害者骨灰炮製出了田園牧歌式的哥倫比亞熱帶景觀;還有威姆•德沃伊的作品《泄殖腔》(2001)材料是一台模擬人體消化系統的機器所排泄出的真空包裝大便。策展的核心理念在作品中得到充分體現.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