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藝術-系列4:紅女

首頁> 展訊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2-09 14:00:1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藝術家簡歷:

  德妮絲

  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美術碩士。德妮絲使用多種材料和介質,憑藉她自身的文化歷史、她的經驗以及其他的文化影響去創作藝術作品。她感悟著歷史和當代發展,信仰體系,慶典、禮儀及相關的圖標的獨特影響。德妮絲是北京想像畫廊推薦的藝術家。

  作品“24/7”構思和陳述(在北京想像畫廊展覽)

  每個星期的7天24小時,我是一個女人。北京朝陽區的很多當地商業機構,用印刷,玻璃鋼,發亮的廣告牌來刊登他們的服務和工作時間,憑執行這些服務。我用同樣的方式,不同的內容,“24/7”表現了屬於婦女的光榮。在一個高度商業化的環境裏,用“24/7”的廣告牌再次確認婦女對當今世界持久貢獻的重要性。

  Evelyna Liang Kan簡 梁以胡在過去的40年中,身為藝術家,藝術教育家和機智的藝術團體發起人員,在中國香港和亞洲用藝術幫助那些貧困和需要幫助的團體。她在八十年代末創辦了“藝術營”計劃,在越南的拘留所組織各種藝術活動,為越南拘留所的孩子提供適當的教育,改善監獄鬱悶的狀況,賦予其色彩和藝術。在90年代初,Evelyna 在香港成立了“醫院裏的藝術”並給所有社區提出藝術與健康的觀點。不僅僅是將醫院的圍墻變成了快樂豐富多彩的壁畫,“醫院裏的藝術”在不同程度上組織了心理治療的藝術項目,並且加強了衛生保健人員、社會服務人員、工作人員、病人和藝術家的密切關係。之後她在2002年成立“藝術的全部”,慈善社區藝術組織,目的是將藝術賦予一切事物,建立一個美好、和諧的社會,所有人都彼此相互尊重。

  女 x 工

  女「紅」原作女工,是傳統中國閨秀婦女所作各樣與絲線有關的工。

  女「工」,女性勝任的工作?只適合婦女作的工?女工人?

  「x」是一個代號、是乘數、是末知之數、是love and kisses、是簡寫。

  如果以「x」代替了「糹」,「女 x工」可以説是女性充滿熱誠的工,女性無限量的工作、女性末知之工作,是所有女性或與女性有關工作之縮寫?

  在這三八婦女藝術展中,我與兩批不同社群的婦女及藝術家們一同為這一個展覽作工。河南周山村的大姐們及深圳大芬村的畫家。

  河南的大姐們、在當今一方面強謫婦女能撐半邊天的口號下、仍備受輕看。她們的巧手卻把自己幻化成漂亮撲實的仙女,把糹宅紅富貴的牡丹、豐盈綻金的魚、被彩虹飄帶環繞保護著、蓋頭布乘載著她們的願望、她們手作的産品越過高山走出農村。女紅、為人作嫁衣服時也為自己媒幸福、手工藝産品為人欣賞及肯定,補貼家用之餘也賺來友情、兒女能快樂無憂上學去,她們無畏地站起來、同雙手創建末來!

  在當代藝術,當個人被推祟至高位時,我們又會否重新察視在身邊支援著各種藝術情境的人及事、工人、工匠式的手藝我們又是如何看待?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茅盾的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下的政治社會文明中,在過多複雜的觀念下,如何能從中抽取一個真正的藝術圖像而不被沉溺淹沒。

  工、無數的工、流水作業的工、在一體化集權主義下、個體又能否出現?

  在婦女們的繡作中我們看到「紅」「婦女」「牡丹花」等共同體的出現、那樣在大芬村中我們了解的又是那一類的認同?同樣的圖型、不同的手作。

  請來三十多位在大芬村為別人作臨摹畫的畫家們、共同涂繪同一張以女性為主題的電腦拼貼畫。臨摹畫家並不是在抄襲、每一張都有著自有的顏色、筆觸及感覺,她/他們在當代市場經濟推動下成就了這一個行業、同樣為自己、家人及社群媒幸福、她/他們的手藝也同樣被肯定。

  女x工

  女藝術工

  盧玉燕Lucille Yuk Yin Lo的藝術生涯是從當代中國畫開始的,如今她的作品主要側重於社會意識和當代香港現象。採用不同的媒體,如石油、丙烯和水墨,最近,她被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大學美術系授予博士學位。

  Lucille Yuk Yin Lo全面探究香港當代社會風氣。

  她的重點是在香港回歸後改變的生活哲學和社會意識。她結合跨界式文化的前後關係和格局,結合中國哲學和中英版本的文獻參考,探討一個“外國”和“地方”之間的聯繫。

  作品的構思和陳述(在北京想像畫廊的展覽作品):

  目前,盧玉燕Lucille Yuk Yin Lo對香港當代社會意識,包括社會財富前景全面的探究,穿越文化連接和歷史過渡,從殖民地地位到中國地區一個組成部分。主要視點是放在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轉變後的當地生活理念和社會意識。這個過程建立在香港歷史的中、西文化相互影響之上;文化方面的多樣性已成為根深蒂固的社會意識,這些所關聯的問題,Lo嘗試合併、超越這種文化的內容和格式符號,結合中國哲學與中西方文獻參考,引用西方藝術家的精神和意識,創建“外國”和“地方”之間的某種聯繫。如今,回歸祖國超過10年後的香港,香港社會的哲學和公民意識正在經歷新的變化。盧看到不同社會層面的城市並試圖去描繪一個新的香港精神,集體的自我、社會的意識,逐步建立的民族主義和對認識自身的新發現。

 

  盧玉燕(盧玉燕Lucille Yuk Yin Lo)簡歷:

  畢業于香港理工學院 , 後移居瑞士 , 法國及新加坡 . 在八十年間返港 , 專注于當代中國繪畫 , 後獲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碩士及博士學位 , 主修現代藝術 .

  個展:

  1989 「盧玉燕個人展覽」, 樂福會畫廊 , 香港

  1990 「盧玉燕個人展覽」, 香港藝術中心 , 香港

  「盧玉燕個人展覽」, 卑詩大學,加拿大

  1991 「盧玉燕個人展覽」, Goetz 畫廊 , 瑞士

  1992 「盧玉燕個人展覽」, 藝倡畫廊 , 香港

  2002 「數字遊戲」, 嘉圖畫廊 , 香港

  2006 「虛幻」, 火炭藝術工作室 , 香港

  2008 「虛幻與重組」,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 香港

 

     1   2   3   4    


簡 介

 

相關展訊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