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2日,作為20世紀現代藝術中最偉大的雕塑家和藝術家之一,阿爾貝托·賈科梅蒂的回顧展登陸余德耀美術館,本次展覽共展出雕塑、繪畫、素描、攝影等作品250件,涵蓋藝術家從早年創作到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以及1960年代多産期等不同的創作階段。在賈科梅蒂逝世五十週年之際,本次展覽將現代藝術大師作品放入一個由大型機庫改建的當代藝術空間,構建了與當下觀眾和當代藝術的開放對話。
近年來西方藝術大師特展在中國屢見不鮮,“隨心而行:抽象大師肖恩·斯庫利藝術展”、德國新表現主義大師馬庫斯·呂佩爾茨“西方繪畫的回歸”展、卡斯特利展覽,以及“烏托邦·異托邦——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中更是囊括了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奧拉維爾·埃利亞松、達明安·赫斯特、比爾·維奧拉、弗洛倫泰因·霍夫曼等當代藝術明星級人物。
越來越多的西方大師級展覽一方面滿足了中國觀眾不出國門就能看到大師真跡的需求,也體現了我國美術館、博物館和民營藝術機構有能力舉辦高品質的大型國際展覽,當然也有利於促進我國藝術家尤其是青年藝術家的藝術發展。
但另一方面很多同一大師的多個展覽往往藉由藝術家誕辰或逝世週年紀念而“撞車”;有的形式大於內容,重量級作品沒幾件或者乾脆一幅原作都沒有,往往徒有其名;還有很多展覽是由民營機構運營而過於娛樂化,宣傳噱頭多用規模最大或首展等字樣吸引眼球;大量觀眾涌入藝術空間觀看大師特展也成為了一種“流行時尚”,其中不乏從未看過展覽的人,或者純粹為了湊熱鬧的隨大流者。
因此,怎樣展出品質,展出高度,展出學術和藝術價值;又要讓觀眾能看懂展覽,參與展覽,享受展覽則成為了當下在中國展出的西方大師的作品展需要考慮到的問題。對此業內專家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