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附屬商店107 Rivoli,看到靈感源自18世紀歐式貴族風格的典雅款式的燭臺(75歐元),或是經典華麗的手工刺繡披肩(95歐元),怎能不為所動? 怎樣的衍生品?誰來買單?在美國,各個博物館(美術館)附屬商店出售各式商品,同時不乏令人感覺匪夷所思的物品。在義大利,縮小版的鬥獸場石膏模型基本壟斷藝術衍生品市場。在法國,博物館(美術館)附屬商店在經過了幾十年被忽視、産品形態參差不齊、銷售體系不完善的歲月後,終於形成極具規模的零售行業。玩具、日用品、服飾、仿製珠寶等等,越來越吸引大眾眼球。其中,最受歡迎的衍生品莫過於與展覽相關的明信片、圓珠筆、冰箱貼和畫冊等。管理40多間文化藝術機構的RMN(法國國立博物館聯盟)在2008年僅藝術衍生品就共售出250萬本書籍,650萬張圖片,合計3000多萬歐元的銷售額。據分析資料顯示,如果商店安設在展覽的出口處,3名看展群眾中至少有1名會在這裡停留。在商店停留的客人中,4名中至少有1名會購買衍生品。“他”或者是“她”。大部分消費者是女性,其中一部分消費源自其孩子的請求。RMN發言人説:“當我們發現與瑪麗安托瓦內特(Marie Antoinette)有關的衍生品市場潛力非常大時,就更有針對性地設計及生産相關産品。”男性消費者大多購買書籍或畫冊,以及印花領帶或錢包。女性消費者則會尋找設計得“漂亮”和有女性圖案的物品。
2011年6月起,由Pascale Brun d’Arre設計的一系列與皇室生活相關的藝術衍生品在在凡爾賽宮附屬商店La Librairie des princes獨家發售。其意在於讓民眾將皇室氣息帶入生活,同時也能拓展凡爾賽宮新的收入渠道,因其主要收入仍是依靠門票。但無論如何,具有符號性的藝術衍生品同時體現著各機構的形象,大眾正是需要有代表性的周邊産品。15%的消費者更是抱著“藝術購物”的目的前來參觀,他們在博物館(美術館)商店尋找的是有象徵意義的,或用於饋贈,或自己收藏的藝術衍生品。蓬皮杜中心是法國第一間拓展藝術衍生品自身內涵的藝術機構。“蓬皮杜中心的藝術衍生品開發是其設計團隊和教育研究團隊共同合作的項目,中心勇於挑戰,致力將藝術衍生品做成可收藏的藝術品。”蓬皮杜中心商店工作人員如是説。 把衍生品做成藝術品的設計師Pascale Brun d’Arre,獨立藝術衍生品設計師,她創造的多件衍生品都創下了全法博物館美術館藝術衍生品銷售紀錄。在她的工作室,10來個盒子裏裝著她這些作品的原型:限量版Jeffe Koons雪花玻璃球,銷售超過800萬隻的蜜蜂酒杯等等。53歲的Pascale Brun d’Arre是名副其實的製作藝術衍生品的藝術家。
在巴黎文化中心工作了15年後,Pascale Brun d’Arre成立了自己的名為“博物館之後(L’Après-Musée)”的工作室。她的作品風格新穎大膽,從不循規蹈矩:“我的創作靈感來自藝術家本身——他們的作品,他們散發出的氣場。我只要抓到一個意境,接下來的創作形式是非常天馬行空的:椅子、襪子、肥皂或是筆電。”她因出眾的眼光和創造力甚至得到了法國國會附屬商店拋來的繡球。在她的創作下,陳舊的國會商店衍生品煥然一新:帶有國會印章花紋的襪子,印有“共和國萬歲”字樣的馬克杯,國徽印花圖案餐盤……效果是顯著的:巴黎市民搶購寫有“夜間國會”字樣的睡衣直至斷貨!
藝術家和衍生品的微妙關係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定位。盧浮宮商店出售精倣藝術品及高端周邊商品,衍生品售價高達數千歐元。譬如2009年為慶祝盧浮宮玻璃金字塔落成20週年,20件奧西裏斯(埃及最重要的九大神明之一)雕像仿製品作為限量衍生品出售:1200歐元/件。又如法國水晶品牌Baccarat(巴卡拉)所製作的蒙娜麗莎水杯:950歐元/只。這些藝術衍生品不僅價格高昂,而且每件衍生品在投入生産前還需要獲得盧浮宮學術委員會的鑒定和許可。RMN對外關係辦公室發言人説:“我們致力於將當代性融入到藝術衍生品的開發和製作中,但是我們最核心、最首要的任務是依託學術機制來確保藝術衍生品的文化傳播功能。”相較于古典藝術作品衍生品的常見,當代藝術作品衍生品的創作更為艱難。其主要原因是難以説服當代藝術家。蓬皮杜中心藝術衍生品部門副主任Jean-Christophe Claude解釋道:“當藝術家們聽到大眾消費的衍生品的創作靈感源自他們的作品時,通常會認為此舉貶低了他們藝術創作的水準和價值。你必須機智且委婉地説服他們。”譬如在策劃皮埃爾蘇拉日(Pierre Soulages)展覽及藝術衍生品期間,大家每每提議製作冰箱貼時,藝術家的回答始終是堅決的“沒門兒!”Jean-Christophe Claude回憶道:“當遭到藝術家的多次拒絕後,我有一天問他,你們家冰箱有幾扇門?他算了一下,回答説,8扇。也就是這個答案讓Pierre Soulages自我反思並最終同意了冰箱貼企劃。而這個衍生品最終在展覽期間售出上萬個。”蓬皮杜中心在2007年只有30款藝術衍生品,如今中心共向大眾提供600餘款藝術衍生品。藝術衍生品的收入佔中心總營業額的三分之一。5年內,從起步到將藝術衍生品業務擴張成了具規模的盈利部門,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突顯出蓬皮杜中心作為公共機構的多元化服務方向。
學術和服務大於利潤對法國所有的博物館來説,藝術衍生品生産及銷售的性價比是令人頭疼的方程式。民眾在商店的每人平均消費為15歐元,但生産某件衍生品的授權費用是非常昂貴的。大皇宮舉辦的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展覽就在這一點上吃癟了。另一方面,與歐洲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法國公立博物館(美術館)的免費或低價門票機制無法刺激大部分參觀者額外消費。“儘管如此,從消費心理上來説,觀展的群眾還是希望能夠帶走有象徵意義,能夠代表展覽的相關紀念品。”Jean-Christophe Claude補充説,“這也要求我們能在大眾心理和藝術衍生品兩者間找到一個合理的定位及定價。”為了贏得大眾的青睞,有的時候藝術衍生品的創作理念需要進行相對的調整。如“巴黎-德里-孟買”展,起初Jean-Christophe Claude設想將Camille Henrot的影像作品製成DVD。但為了確定衍生品能受到更多人關注,最後決定與Pierre & Gilles合作,製作更貼近生活的藝術衍生品,如背包、錢包等。Jean-Christophe Claude最後説道:“在選擇及創作藝術衍生品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其學術價值,看其是否能夠成為傳遞文化資訊的載體。而不只是帶來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