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6日,“相由心生——忻東旺藝術作品展”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忻東旺認為寫實不等於照搬現實,我們應該從中國文化精神去融合西方藝術。清華美院教授忻東旺和北京大學教授彭鋒就這一話題展開對話,他們如何看待當下中國的寫實油畫藝術及其發展方向,請走進本期沙龍。

  忻東旺:中國寫實油畫要發展,必然要尋求中國式的油畫語言,這就是一種油畫的民族化。中國寫實油畫當前面對兩種傳統:一種是來自西方的母性傳統,另外一種則是來自中國的父性傳統。中國寫實油畫的前進方向,就是要在深刻理解油畫民族化的概念和民族文化基因的內涵的基礎上,選擇可以融入油畫的因素,亦即凸顯來自中國傳統的父性基因表現。

彭鋒: 藝術對民族性的追求是不可阻擋的,如果説油畫是一種外語,那麼表達內心的情感就應該用我們的漢語,甚至是方言,這才是最真實的。油畫的民族化不是一個特別的使命,而應是自然的流露,因為我們做中國人最舒服,表達自己最通透,沒有那麼多隔閡。我們應借用油畫這門語言的特點,來表達中國人的情感。

觀點:中國寫實油畫的未來在於油畫民族化的發展,即寫實油畫作為一種創作形式,用來表達中國的審美趣味和文化內涵。在此過程中,中國油畫家要解決的最大難題就是在油畫自身的表達特點和中國的審美趣味中找到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