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水墨畫之父劉國松

時間:2009-06-19 14:29:27 | 來源:中國文化網

4月26日,台灣畫家劉國松的現代水墨畫展--宇宙心印·劉國松繪畫一甲子在北京故宮武英殿拉開序幕,本次展覽將持續到5月26日。這是故宮博物院繼吳冠中、范曾之後,又一次為當代健在且影響深遠的藝術家舉辦個人展覽。有意思的是,4月26日是他75歲的生日。為此,他的好友、同時也是他本次展覽的策展人李鑄晉、張頌仁和自己一起共挑出75件作品在北京展出。而在展出的作品中,有一件的創作時間恰恰是60年前的1947年,這也暗合了"繪畫一甲子"的命題。其實,劉國松曾經對"繪畫"一詞有所異議,更喜歡"製作繪畫",他的作品也常常對紙張、水墨進行"革命"。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劉國松就提出"中國畫的現代化"命題。主張"革中鋒的命"、"革筆的命",曾引起軒然大波。之後的40年,他在"現代"與"水墨"的雙重議題上進行各種實驗,成為有國際影響的現代水墨畫家。上世紀80年代初,劉國松在北京舉辦個人畫展,對當時的藝術界形成很大衝擊。谷文達等一大批當代藝術家曾經受到他的鼓勵和啟示。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新淼稱讚劉國松"所開闢的新繪畫觀念和空間、內容和表現手段及繪畫材料,對一切從事創新型事業的人們,都具有深刻的啟迪意義"。

在"水墨"與"現代"之間探索

從六十年代起,原先為推動現代西方藝術不遺餘力,並創立在台灣現代藝術中起過非常重要的"五月畫會"的劉國松,將他的注意力轉向傳統中國繪畫媒材---水墨,也自此將自己捲入了一場已經歷經了百年之久的傳統與現代的爭論之中。但劉國松自始即有著十分明確的理念。"我們都有一種失落感,是在傳統與現代的兩條激流的衝擊的漩渦中迷失了方向。我們一定要找回自己,確定自己。"他説。"我們既不是生活在多元的社會,也不是成長在紐約或巴黎的環境。

我們目前所生存的這個現實,在空間上是接受了日本和西洋現代文明影響的社會,在時間上是承受了中國上千年來的文化傳統與風俗習慣。我們被現實推到了這個縱橫交織的四度空間裏,去表現這一東西文化交流的時代特質是我們刻不容緩的首要任務。如此,個人才有可能在其中顯現出來,才能真正地找回自己。"

與許多其他水墨畫家不同的是,劉國松在開始他的水墨畫革新之前,即已對西方現代藝術有很深了解和研究,而且之後也一直對西方當代美術的發展加以關注。因此深切"體會到藝術的創造是建立在不斷地對舊有形式的否定上。如若我們要使中國繪畫起死回生,進而有所發揚光大的話,就先必須在形式的破壞與重建上做起。"因此從六十年代起,他自傳統中國水墨畫的基本媒材著手,"革筆的命"、"革中鋒的命",製作"劉國松紙",進而對形式技法加以全面革新,揚棄傳統的筆墨程式,引入了拓墨、水拓、漬墨、拼貼等各種技法,開創了他獨特的抽象水墨領域。正如高居翰所説:"介紹劉國松要比介紹其他過去的大師們困難得多。"因為他的藝術在不斷地發展變化,還未準備讓人作概括之論。我們可以看到,自六十年代以來,幾乎每10年都看到他的藝術有新的拓展,不斷地破壞與重建。這種不斷質疑、勇於否定、敢於創新的態度,正是劉國松的藝術生命所在。

"革中鋒的命,革筆的命"

劉國松,祖籍山東青州,1932年生於安徽,1949年定居台灣。劉國松十四歲開始學習傳統國畫,二十歲改習西畫。1956年,從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後,隨即創立"五月畫會",發起現代藝術運動。1961年,有感於一味追隨模倣西洋現代藝術思潮與畫風之不當,更基於對發展與宣揚民族文化傳統的強烈使命感,劉國松在創作上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重拾東方畫係的水墨媒材,從事水墨的革新,倡導中國畫的現代化。對此,大詩人余光中教授撰文稱之為"浪子回頭"。而劉國松也在此時提出一個至今仍有價值的口號:"模倣新的,不能代替模倣舊的;抄襲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襲中國的。"

1  2  3  >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