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假畫拍賣場洗白六步法 藝術市場偽作滿天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9-09 11:22:42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假畫比例高達95%,這是圈內人對中國古字畫市場真假作品的比例判斷。如此大批量的贗品在市場中充斥、流通,它們從何而來?哪些人和機構參與了制假?誰是其中的受益者?它們給藝術市場造成了怎樣的危害?藝術深喉曝光贗品從製作到流通的6大步驟。

資深藏家周鵬飛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他的一位新疆企業家朋友,有錢之後想介入收藏領域,於是便雇了一支龐大的團隊來“長眼”,包括鑒定專家、拍賣行老闆、資深藏家等。在他們的指導下,該老闆投進了上千萬元購入古畫。之後,他被圈內人告知,其購買的藏品全部為贗品。一怒之下,該老闆報了警,當然毫無結果。這位老闆事後問他非常信任的一位鑒定家:“我如此信任你,給了你那麼多錢,你怎麼連一張真的都不給我呢?”這位鑒定家“無奈”地説:“不是我不想給你,是我不敢給你啊,你若有一張真的,你便會知道現在市面上全是假的!”

5%比95%,這是圈內人對中國古畫市場真假作品的比例判斷。如此大批量的贗品在市場中充斥、流通,它們從何而來?哪些人和機構參與了制假?誰是其中的受益者?它們給藝術市場造成了怎樣的危害?日前,資深藝術品經紀人、炎黃藝術館副館長伍勁揭開了贗品從製作到流通的種種工序。

一,假畫洗白的六個步驟

一個成功的假畫洗白過程,一定是將學術專家、出版社、美術館體系、市場、拍賣行等捆綁在一起,使每一個環節都能得利,方能做成。假畫進入拍賣行只是諸多造假環節中的最後一步,是將之前的投入翻倍收回的過程。而對大名頭、經典作品造假的背後,往往都有一個集團在支撐。如果首戰告捷,接下來還會有更大批的“名家名作”面世。這也是市面上時有大批名家“精品”突現的原因。

那麼,制假者是如何操作的呢?伍勁揭開了其背後的鏈條:

第一步:圈定一個畫家,大多是已故名家,找一些倣其畫作的高手,如該畫家的學生或其他專業畫家等,然後確定所要倣造的作品(有時甚至是創造作品)。可將這些作品交由一人完成,也可由多人按特長進行分工合作。完成後,制假者付與具體倣畫者以較低費用。由於之前已有價格等方面的具體協定,且屬違法行為,因此參與者並不敢相互告發。

第二步:找學術專家為贗品寫文章。這時制假者通常會扮演成有錢的收藏家,通過各種途徑找大學或藝術研究院的知名學者,以極高的酬金誘惑他們。有些專家會因為制假者的花言巧語所蒙蔽,有些則明知是贗品而裝作不知。總之,錢是強大的驅動力。

第三步:出版。隨著制假者與專家交往的一步步深入,制假者會提出請專家幫忙聯繫出版事宜。因為當事畫家已不在世,要想將贗品的鏈條延伸下去實現真正交易,作品的來源及出版情況是證明其“真實性”的重要依據。因此,制假者這時會編造一些故事,如:自己如何喜歡藝術品、如何和藝術家的後人或其作品的重要藏家邂逅、如何説服藏家拿到了該作品等。由於專家一般和出版社較熟,且出版社經常處於“等米下鍋”的狀態,於是雙方一拍即合——花錢買一個刊號,自費出版,再交一些管理費即大功告成。

第四步:辦展覽。這一步很容易實現,只要出錢,且不提是對方主辦,多數美術館的場地均是使用多久都行。由此,專家文章、出版物、展覽全部工序都具備了,上拍便順理成章。

第五步:調低估價。調低估價會吸引更多人關注,刺激買家們的舉牌衝動。尤其在市場低迷的時候,本來買家們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惜買”心理,但同時又心存僥倖地盼望著賣家“割肉”,自己能抄底“撿漏”的好事兒。所以,此時的估價就會格外敏感,如果市場上此時一旦拋出一個遠遠低於之前市場價格的重量級拍品,立刻就會成為焦點。

第六步:繼續推出更多的同類作品。造假也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如果首次運作告捷,造假集團就會趁熱打鐵,類似的贗品在各地將陸續面世,魚龍混雜般被更多藏家“撿”走。

二,層出不窮的假畫貽害無窮

雖然造假者精心策劃了上述種種工序,但也並不是所有贗品都能成功。

搜索拍賣行的成交量發現,很多拍賣行都有無窮無盡的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作品,有時數字誇張得令人驚愕,而“成交”甚至“高價成交”的消息也不絕於耳。這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造假者自抬拍價,故意創造價格紀錄,實際並不付錢;二是初入行的“菜鳥”被蒙蔽受騙;三是部分“買賣人”知假買假,以期碰到理想中的冤大頭,再高價賣出。

值得注意的是,假畫的流動性較差,而即使進入了拍賣行,要想撞一個冤大頭,可能也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並不是時間越長就越容易洗乾淨,因為過去的鑒定系統不全面,而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了解真品的特點,從而普遍提高了鑒別能力。”伍勁説。

伍勁最近寫了一篇《林風眠30年假畫局》,詳細介紹了造假集團對於林風眠作品的具體造假、傳假過程,包括辦展、出書、編造故事等,過程之複雜,延續時間之長,涉及人物之多,甚至連上海美術館的館藏都蒙上了贗品的陰影。

吸引伍勁開始對林風眠作品進行追蹤的是今年的蘇富比春拍,包括《漁獲》在內的部分“林風眠作品”引起藏家質疑。據圈內人士分析,蘇富比在此次“拍假”中的具體角色不得而知,但很多細節上的漏洞,尤其是林風眠作品藏家的“大使”身份令人生疑。蘇富比在宣傳資料上稱:《漁獲》為1960年丹麥駐北京的彼得森(LorenzPetersen)大使收藏,大使與林風眠于北京結識,1960年回國時將此畫帶回丹麥相伴半個世紀(注:英文資料顯示此大使是于1962年離開北京,與中文翻譯不符)。

但據《中國新聞週刊》記者調查發現,1959年至1962年丹麥駐北京大使名為HansBerpelsen。丹麥大使館工作人員亦表示:“搜尋了歷任駐華大使名錄,均沒有LorenzPetersen這個名字出現。”伍勁認為,蘇富比要核實藏家的真實資訊非常容易,“讓藏家寫個證明或者出來接受電視採訪,這不是很簡單的事嗎?為了成交,這是平時拍賣公司願意做的事情。”但蘇富比顯然沒有進行這道簡單的工序。

近年來,諸多拍賣行故意拍假甚至拍賣行的專家與制假者暗中勾結的傳言也甚囂塵上。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吳冠中偽作《池塘》經內地翰海拍賣公司高價賣出,後由吳本人確認其為偽作。而蘇富比拍賣的《漁獲》等所屬的“20世紀中國藝術”主管李亞俐正是彼時翰海的油畫部主管經理。

“現在都是假畫當真畫買。中國的書畫市場為什麼價格上不去?張大千、齊白石等人的作品為什麼只能達到張曉剛等人作品價格的1/4?全是混亂的市場造成的。”伍勁説,無窮無盡的假畫投放耗費了一批又一批收藏愛好者的錢財,且永無翻身之日。“作假的人賺錢、賣假的人賺錢、拍賣行賺錢、相關的機構賺錢,甚至媒體也賺錢,這個長長的鏈條把整個行業的基礎傷害了。這一亂局不加整頓,中國藝術品市場就沒有健康發展的可能。”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