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當代藝術是藝術和市場的未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09 11:32:32 | 文章來源: 廣州日報

“當代藝術沒有在中國的藝術市場中、特別是華南市場佔太大的份額。但是作為藝術品機構不能看今年的市場,要有更長遠的看法。”

專家論道

本期專家:華藝國際藝術總監 王野夫

巴塞爾進入香港,對於中國的藝術市場有頗大的推動作用,珠三角的藝術愛好者們尤為受益。為了適應亞洲市場,香港巴塞爾做出了有效的調整,這一次是第二屆,在第一層展出當代最新的藝術作品,更適合藝術家的參觀;第二層的作品“主攻”收藏者、買家。

對於觀眾來説,受益的不僅僅是能前去觀看、體驗,而是去感受一種未來人性的藝術方向,尋找喜歡的有價值的作品。即使是已經能夠在自己的語言體系中獲得一定成就的藝術家也會受到衝擊,而這種衝擊是廣州現有的學院、市場所不能帶來的。

巴塞爾,這個世界上最權威的藝術品博覽會要求藝術家在精神價值、生活理念、觀念上的創造,並要求他們展現科技帶來的創造。

在展會上,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充分利用新材料和光線來創作一些我們根本看不懂製作方法的藝術作品。事實上,在歐美很多國家,架上繪畫已經不是主流,世界的藝術已經進入新材料、觀念、影響為核心的創新階段。

當代藝術是藝術和市場的未來,這個已經毋庸置疑。對收藏者來説,這些藝術品給他們帶來極大的衝擊,但他們不一定能馬上接受,新的觀念能讓他們起碼對架上繪畫有新的認識,他們在選擇藝術品上能有更寬泛的標準。

我們必須承認,當代藝術並沒有在中國的藝術市場中特別是華南市場佔太大的份額。但是作為藝術品機構不能看今年的市場,要有更長遠的看法。今年秋拍我們就將推出20%的觀念上的當代藝術作品,包括裝置、影像等,另外80%是觀念的繪畫。

有人問我,觀念的當代藝術作品在中國能賣得動嗎?他們質疑當時徐冰的《天書》是一次失敗的拍賣,裝置藝術沒有市場前景。我想説的是,裝置藝術的買家中不少是藝術家。他們有的已經在架上繪畫上有很大的成就,無法改到裝置藝術的路子上去,但這並不等於他們不接受裝置藝術。當然他們不會買太高價的藝術品,不會為了名氣、頭銜、社會地位買藝術品。

所以,當外行人質疑市場炒作的時候,有沒有考慮過自己是否真的了解這個圈子?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