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美國市場銷售猛增——全球藝術品市場重現衰退前的繁榮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14 16:32:33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2014年3月,TEFAF馬斯特裏赫特發佈歐洲藝術基金會最新年度報告指出:由於美國買家的帶動以及大量戰後和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價格上升,全球藝術品和古董市場幾乎達到衰退前的繁榮。2014TEFAF全球藝術品市場報告:全球藝術品市場,聚焦美國和中國中表明:2013年國際藝術品和古董市場的總銷售額達到474億,比去年上漲了8%。這個數字略低於2007年的(銷售頂峰)480億歐元,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市場銷售量曾一度萎縮至282億歐元。

2013年藝術品和古董市場持續復蘇背後的主要原因是美國銷售額增長25%,再次穩固了其在全球藝術品市場主要交易中心的地位其中戰後及當代藝術品銷售額大幅增長11%。當代藝術品銷售額達到有史以來最高位49億歐元,産生天價作品的主要藝術家如: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羅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和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但不同國家、不同市場、不同地區的市場恢復情況各不相同。

主攻藝術品市場的文化經濟學家克萊爾·麥克安德魯博士,受歐洲藝術博覽會的組織方歐洲藝術基金會委託,編寫了這份報告,她也是藝術經濟學的創始人。歐洲藝術博覽會將在2014年3月14-23日在荷蘭的馬斯特裏赫特會展中心(MECC)向公眾開放。TEFAF馬斯特裏赫特,世界領先的活動,以其卓越、專業和高雅而聞名於世。該博覽會旨在定義藝術品卓越之所在。

《2014TEFAF藝術品市場報告:全球藝術品市場,聚焦美國和中國》指出,2013年美國的全球市場份額達38%(比2012年上漲5%)。中國在2011年的市場份額曾一度略超美國,但在2012年急劇下滑,雖然2013年銷售額緩慢上漲2%,但其全球市場份額下滑至24%。英國以20%(較2012年下跌了3%)的全球市場份額保持第三,歐盟下跌3%,至32%的市場份額。

“2010年強勁的復蘇之後,全球藝術品市場在不同國家不同行業的表現各異”,安德魯博士在報告中之處:“過去三年銷售額的溫和增長反映不同地區的市場恢復速度不同。某些板塊和個別商家在2013年達到了頂峰,超過了2007年所取得的輝煌,而其他的仍在掙扎著重振勢頭。

該報告詳細分析了美國及中國的藝術品和古董市場。研究發現美國市場的銷售額比2009年翻了一倍,達到180億歐元,是高價藝術品和古董的交易中心。戰後和當代藝術品在美國銷售額佔59%。雖然中國市場增長緩慢,其仍是最重要的新興市場,2013年銷售額達115億歐元。中國書畫佔銷售額的絕對比重,為56%。成功競拍而未付款仍是拍賣行面臨的一個難題,中國大陸的拍賣行成交6個月內的付款率只有56%。

報告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2013年全球藝術品及古董市場銷售額達到474億歐元,接近(藝術品市場最興旺的)2007年銷售頂峰(481億歐元),較2012年增長8%。

交易量在2013年有所增加,但低於成交額的增長,表明市場增長主要由高價藝術品拉動,而非交易量的增加。

2013年美國市場銷售額增長了25%,佔全球市場的38%,強化了其全球高價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地位。

2013年中國市場緩慢復蘇,銷售額增長2%,但全球市場份額下跌2%至24%。中國是最重要的新興市場。

2013年,英國以20%(較2012年下跌了3%)的全球市場份額保持第三,歐盟下跌3%,至32%的市場份額。

戰後及當代藝術品是市場的重頭,增長11%,佔藝術品拍賣市場銷售業績的46%。

2012年全球進口藝術品和古董達176億歐元(上漲19%),凸顯藝術品市場的全球化。

2012年英國是全球最大藝術品進口國與出口國,進口61億歐元,出口58億歐元。

2013年網路藝術品和古董銷售額保守估計超過25億歐元佔市場銷售的5%,每年可能至少以25%的速度增長。

2013年全球約有3200萬高凈值人士,其中42%在美國。這個群體中至少60萬人是中高檔藝術品收藏家。

2013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的業務量直接提供了25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包括歐洲40多萬,美國58.7多萬和中國30多萬。

2014年3月14日上午9:30將展開第三屆TEFAF藝術研討會,安德魯博士將向媒體發佈其報告的重要發現。2014年主題研討會沉迷于古物:20世紀設計趨勢將於10:15-12:00在MECC1號大廳舉行。

藝術,不止是資産

歐洲藝術和古董博覽會及其主贊助商”安盛藝術保險公司“(AXAART)共同秉持這樣一個觀念:“藝術品,不止是資産。”它們聯手為藝術品收藏者,就風險防範、保存、復原與修復等方面,全方位地提供了獨到的專家意見,讓收藏者們能夠將收藏品保持在最完好的狀態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