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藝術品市場的“切爾西製造”:倫敦藝術品購買潮觀察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5 10:23:29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裏希特 《Abstraktes Bild》 布面油畫 259.4×200.3釐米 1989年


從萌芽到成熟,英國倫敦藝術品市場歷經了兩個半世紀,成為全球較為重要的藝術品交易中心,相比老牌的藝術中心美國紐約而言,倫敦正好處於中西方之間,顯得更有地理優勢。而深厚的資源和文化積澱,使得老藏家和新貴富豪對倫敦藝術品市場仍舊興趣盎然,儘管面臨新興藝術品市場的競爭和威脅,倫敦藝術品市場的購買力相當充沛,顯然,倫敦還將持續成為全球藝術貿易的中心。

近年來,隨著新興經濟體的發展和崛起,全球藝術品市場也面臨著結構性的變化與整合,當新興的藝術品市場交易中心,比如,亞洲的香港、中東的迪拜、印度的新德里崛起時,傳統的藝術中心還能保持活力嗎?還能否在全球競爭中保持優勢?本文以倫敦剛結束的春拍為契合點,從不同角度分析倫敦這一老牌藝術交易中心現今的發展狀況。

倫敦春拍強勁吸金力

2月上半月,倫敦相繼舉行了印象派及現代藝術、超現實主義、當代藝術等多場拍賣會,且取得倫敦藝術品拍賣前所未有的成績,被視為倫敦藝術品市場創紀錄的一週。其中,僅兩場當代藝術夜場拍賣,成交總額就高達1.94億英鎊。

相比2013年同期拍賣而言,2月上半月的藝術品交易成交增幅為35.3%,而與2013年6月同名專場相比,增幅高達42%。2013年2月,倫敦同名專場,兩家拍賣公司上拍作品共計136件,2014年為112件,但相比而言,單件成交作品均價從2013年的105.4萬英鎊上升至今年拍賣的173.1萬英鎊,上漲幅度高達64.2%,7件作品成交價超過500萬英鎊。其中,較受矚目的當屬培根和裏希特的作品,兩場拍賣中,兩位藝術家的6件作品取得7795萬英鎊的驕人成績。

在2月12日率先舉行的倫敦蘇富比“當代藝術夜場”上,59件拍品,成交57件,總額高達8797.15萬英鎊。其中,裏希特的作品《Wand(Wall)》以1744.25萬英鎊摘得桂冠,遠遠超出了它最高估價400萬英鎊。美國抽象繪畫藝術家湯姆利的《無題》,最終以1217.85萬英鎊成交,而沃霍爾的作品《毛》也表現不俗,成交價高達758.65萬英鎊,這件作品曾在2000年6月以42萬英鎊的價格成交。

緊跟其後的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夜場”總成交額為1.24億英鎊,其中,培根的畫作《喬治·戴爾肖像》以4219.45萬英鎊的高價摘得此次拍場桂冠,再創培根作品成交高價。裏希特作品《AbstraktesBild》以1957萬英鎊成交,排名第二。而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的作品《CrackedEgg》以1408.25萬英鎊排名第三。

實際上,在其之前舉行的印象派及現代主義藝術就已經在倫敦賺取了足夠的眼球,梵谷、畢沙羅等一系列印象派名家的作品深受追捧,以估價的數倍成交。在2月3日和4日的幾場拍賣排名中,倫敦佳士得在現代藝術總共收穫2.13億英鎊的交易金額。

2月5日和6日,倫敦蘇富比舉行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日拍”及“印象派、現代及超現實主義藝術晚拍”成交總額達到2.158億英鎊,遠超過拍賣之前1.688億英鎊的最高估價。其中,畢沙羅的《春天清晨的蒙馬特大道》最終以1968.25萬英鎊成交。而同一專場上,梵谷作品《男人出海去》則以1688.25萬英鎊成交。

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部主管傑伊·溫策介紹:“近年來,一群藏品極度豐富的收藏家逐漸出現,推動競拍價格持續走高,競拍者的多樣化也是前所未有的。”此次春拍,除了包括美國的蓋帝博物館在內的藝術機構參與競拍之外,還有來自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48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參與其中。

國際買家提升倫敦國際藝品術市場

2013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在倫敦佳士得的競買者中,來自中國的買家上漲幅度為21%。市場觀察人員表示,倫敦肯辛頓和切爾西的海外購房者對藝術品市場具有很大的影響。這一日漸龐大的購買力甚至使得一些不太受歡迎以及更為傳統的藝術品類別獲得新生。

近年來,倫敦資本市場匯聚全球的“老錢”和“新錢”,吸引了歐洲各地乃至全世界大量的高凈值人士到倫敦定居和置業,未受經濟影響的倫敦房地産市場再次增長。據英國勞埃德銀行2013年12月的相關報告顯示,在英格蘭與威爾士較貴的10條街中,倫敦肯辛頓和切爾西兩個區域就佔了6條。而位於倫敦切爾西區的艾格頓弧形街房均價居全英最高,其每棟房平均售價為740萬英鎊。Strutt&Parker地産代理合夥人露露·埃傑頓介紹,海外富豪助長了英國富人區房價的上漲,Strutt&Parker在騎士橋售出的房産中,72%是海外客戶,而切爾西的海外客戶佔到62%。

英國古董經銷商協會博覽會將於3月19日至25日在切爾西的約克公爵廣場舉行,該博覽會藝術總監吉莉安·克雷格最初定位其為“極其英式的博覽會”,該博覽會始於1993年,但最近幾年來,前往拜訪的客戶“越來越國際化”。古董商LauraBordignon是日本藝術方面的專家,據他介紹,在2013年,大批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客人參加了這一博覽會。而在今年,博覽會任命了一位俄羅斯代表,以期在俄羅斯推進這一博覽會。而且,其他方面的數據也顯示了倫敦藝術品市場的這一趨勢,2013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在倫敦佳士得的競買者中,來自中國的買家上漲幅度為21%。

克雷格表示,來自海外的收藏家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定居者、定期拜訪者以及在倫敦有住宅的外地人。“人們想要即時奢侈品,如果他們買了房,他們想要房間裏有畫作,想讓房間馬上被裝飾好,搭配上相應的傢具。”她表示,除了在博覽會的消費,他們選擇一些曾經一度走紅,但最近已不那麼受歡迎的藝術品,這類藝術品的銷量在過去3年也不斷增長,而他們的價位一般在10萬至50萬英鎊之間。

正是這樣的發展趨勢,使得切爾西古典博覽會異常火爆,這一每年于6月26日至7月2日舉行的博覽會,已經舉行了5屆。該博覽會提供各種類型的藝術品,從古典藝術到當代藝術,包括各種裝飾品。博覽會董事長NazyVassegh強調,這些新晉富人收藏家通常在最初都是買自己國家的文化遺産,但很快就會涉及其他類別和時代的藝術品。

“不過,隨著倫敦國際買家數量的增加,加之藝術品線上銷售量的增長,藝術品鑒賞水準反而下降了。”倫敦佳士得主席NicMcElhatton表示,比如,線上藝術品交易的平均單價為4000英鎊,新晉買家尋求的並非鑒賞,而是裝飾效果。雖然佳士得線上交易取得成功,但佳士得的共識是,沒有任何方式能夠代替親臨現場,直接觀看藝術品的那種體驗。

從阿爾弗雷德大帝到“切爾西製造”

正如英國電視劇《切爾西製造》演繹的那樣,一直以來,肯辛頓和切爾西就是皇室、富豪和名人聚集區,而今天,這一富人聚居區又在匯聚藝術的力量,吸收全球財富。

關於倫敦切爾西區域的皇室背景可追溯至西元898年左右,阿爾弗雷德大帝在切爾西召見主要領導人,商討重建倫敦事宜,在此之後,切爾西成為英國宗教和政治中心。從13世紀開始,皇室官員、貴族以及國王頻繁光臨這裡,因為這裡毗鄰泰晤士河,又靠近威斯敏斯特教堂。1712年,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買下切爾西莊園,他去世後遺留下來的個人藏品達79575件。1717年,漢斯的女兒ElizabethSloane嫁給了查爾斯·卡多根,為今日英國富豪卡多根家族鋪平了擁有切爾西大部分地産的道路。

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裡經歷了短暫的蕭條,但在二戰後,切爾西再度興盛。在20世紀60年代,國王大道成為波西米亞的聚居地。到1999年,第六代卡多根伯爵投資1.2億英鎊,重新發展約克公爵廣場,眾多畫廊和藝術機構聚集於此。2011年,卡多根地産公司獲准重新開發斯隆街的部分區段,在這裡建立一個新的高檔購物廣場,而畫廊和古董店也是其最主要的組成部分。

此外,這裡還有很多高端時尚店和米其林星級餐廳,現在,這裡正吸引著倫敦西區的上流住宅區梅費爾的藝術商。據20世紀藝術及當代藝術經銷商約翰·馬汀介紹,倫敦西區的客流量已經在下降,他在阿爾伯馬爾街經營一家畫廊已有21年。“很多倫敦市中心的房産擁有者在這裡購買房産都是作為投資,這種情況在梅費爾卻很少。在10年前,住在這一區域附近的居民會順道拜訪畫廊。”上個月,馬汀在切爾西的富勒姆路開了畫廊的另一個展示空間,他表示,這裡顯得更加繁華一些,藝術商機更多。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