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穿行于商業與藝術之間的藝博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3-03 10:37:33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隨著紐約亞洲藝術周與歐洲古董與藝術博覽會三月開幕在即,加上其後陸續登場的幾大博覽會,廣大藝術愛好者、收藏家和投資者又要開始忙了。

提供了商業與藝術結合點的藝博會不僅是藝術品經營者、愛好者交流的平臺,也為一個城市樹立品牌提供了好時機。

有趣的是,城市商業購物娛樂中心向文化産業轉型的發展過程似乎在某種程度上借鑒了藝博會的內在機制:類策展的呈現方式、藝術欣賞氛圍和體驗的引入以及各種跨界設計創意的嘗試,已經在國內某些購物中心顯露端倪,這有可能改變未來購物休閒娛樂的樣態,使其成為一個拓展的溝通平臺。位於藝術品産業鏈中間環節的藝博會以其具有的商業和藝術的親緣性,使得這種藝術品大賣場文化在如今被商業地産當作一種文化轉型的借鑒。

相比起國際藝博會較長的發展歷史以及各具特色的運營策略,國內藝博會歷史並不長,而且模式相對單一。國際上最早一批藝博會成立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近年來新藝博會形式的出現使得藝博會的定位不再局限于傳統意義上以畫廊為主體的市場平臺,而是將這一平臺拓展為更為多元化的角色:實驗室、教學用的工作室、策展平臺、消費娛樂中心,也就是一個主題公園式的集合平臺。因此,也無怪乎藝博會與商業購物娛樂中心在內在機制上可以彼此蛻變、模糊界限。二者通過體驗經濟的模式達到共通。商業中心試圖將購物轉化成一種兼具戲劇性和文化性的行為或體驗,而藝博會則成為了結合休閒、限量藝術品買賣的商業場所。有學者指出,體驗成為具有一流經濟價值的商品有其特殊之處:過去提供服務的地方現在變成了提供體驗的地方;過去是傳送,今天變成了展示;過去是無形的服務,今天變成了難忘的體驗;過去是顧客,今天是貴賓;過去追逐的是利益,今天追求的是轟動效應。

一般來説,注重良好運營和商業脈絡是藝博會對於參展商的要求,整合藝術與市場的資源是藝博會的共同點,不過不同的藝博會各有差異的風格定位也使得藝博會呈現出不同的體驗模式:有的專注于高端而優雅的藝術品收藏投資的社交氛圍,有的以媒體影響力和遊客數量增長為優先目標,有的關注新銳,有的注重經典,有的突出“非商業化”策略,有的強調商業品牌效應等。總體來説,因為藝博會天然地與以畫廊為主體的藝術品一級市場密切相關,所以藝博會與當下新的藝術形式與觀唸有更多的互動,較之處於藝術品産業鏈終端的美術館偏重於藝術史定位這一沉澱式的、靜態的體驗模式,藝博會呈現出年輕化、前衛甚至冒險的特點。

事實上,這些特點可能是藝博會對資源全球化流動、新技術給人們帶來時空新感受的積極響應。藝博會更新了我們對於藝術展示和體驗空間的認識。以在藝博會興起的策展模式為例,藝博會策展的靈活性不像美術館那樣受到制度和流程的制約,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因此,較之藝術史積累與沉澱的藝術品展示體驗模式,藝博會更像是世界範圍內的藝術大旅行,更加針對特定時空的群體。譬如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巴塞爾”博覽會就有巴塞爾、邁阿密、香港分屬歐洲、美洲、亞洲的不同區域定位的這樣一種差異化商業策略。如果將這種打破界限的空間觀念進一步延伸的話,則可能通過策展發現城市空間更多的藝術文化可能性,譬如將非常規空間引入到藝術展示之中,成為策展場地:辦公室、商店、銷售櫥窗、工廠、城市住宅,甚至是那些廢棄或者暫時空置的公寓。也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説,我們所熟知的某些文化藝術園區不過是上面其中某一個空間的無限擴大而已。

另外,藝博會本身商業與藝術的邊界在逐漸模糊,也就是將藝術品交易的商業活動提升至一種全面的藝術體驗。有的藝博會在展位和休閒區之間,引入建築師、景觀藝術家和時尚舞臺設計師所設計的休息區,利用休息放鬆的空間平衡了藝博會展廳和展位的分割,提升了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互動。

藝博會的模式可以成為一般商業購物娛樂場所進行文化轉型的借鑒,是因為它的商業元素;藝博會在觀念和形式上的某些先行維度也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們思考美術館邊界的拓展,這也是藝博會與藝術品産業鏈終端的交界。穿行于商業與藝術之間,側重於市場前沿,或定位於藝術資源,藝博會這個專屬産業鏈中端的市場環節其不同側面還是有不同啟示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