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西沐:中國藝術品市場信心回歸 新資金進場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17 12:07:53 | 文章來源: 中國經濟網

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文化部文化市場發展中心研究員,
文化部《中國藝術品市場白皮書》主筆、統籌人、博士生導師

記者:2013年秋拍已接近尾聲,整體來看,今年的藝術市場行情是怎樣的?

西沐 :隨著2013年秋拍已接近尾聲,中國藝術品市場一年的進程也將結束。縱觀2013年,有三個熱詞可以刻畫大的行情狀況:一是市場信心回歸;二是新進場資金;三是國際化。我們講,隨著市場信心的不斷聚集與回歸 ,國際化進程的縱深發展,新進場資金已成藝術品市場,特別是拍賣市場的重大看點,特別是在今年秋拍,表現更為突出。在以上方面的帶動下,我預估,2013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規模大約會突破700億元人民幣(包括私下洽購),中國藝術品市場總成交額也會有適度增長,大約會達到3800億元人民幣。

從今年春拍開始,由於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市場的信心還處在培育和集結的過程中。市場信心從年初到年底,逐步地得到提升,由於整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規模和關注度的上揚,人氣也會得到一些聚集與提升。人氣的提升,意味著進場的資金會有一定幅度的增長,特別是新進場資金是一個重大看點。今年的秋拍,從大的趨勢來看,規模會比2012年秋拍有一個適度明顯的增長。

整個市場的熱點也不會過度集中,其中,古代與近現代書畫可能還會沒有懸念地成為秋拍的熱點。其他的一些藝術版塊,特別是工藝藝術類的拍賣市場,可能會出現不少熱點。另外,由於進場資金增多,人氣恢復,信心聚集,可能會有好的拍品出現、上拍。高價位的拍品也在不斷出現。在一些經典作家的經典作品的帶動下,存世藝術家的拍品,特別是書畫、油畫可能會有了一些新的看點。從拍賣業的結構來看,除了一些大的拍賣企業在秋拍會有好的表現,不同區域的拍賣企業也可能出現亮點。從行業市場結構來看,拍賣熱點區域化趨勢還會進一步得到強化。除了全國幾個大的拍賣公司是今年秋拍市場的焦點以外,不少重點的區域性拍賣公司也會有不錯的表現。這大概反映出來信心回歸階段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對風險認知與規避的一個 狀況。

記者 :今年的藝術市場行情和去年相比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西沐 :從2013年春拍情況觀察,今年整個藝術品市場上升的氣氛在不斷提升,市場的信心也在不斷積累。但市場的成交額和去年相比沒有根本的變化。也就是説,今年整個市場氣氛雖然好,人氣也在提升,市場的氛圍也更為活躍,但總的成交規模比較平穩。總的來説,今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拍賣市場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市場的信心還處在積累的過程。就國內的整個大環境來説,不確定的因素很多,整個市場發展的前景並不是很明朗。在這種情況下,藝術品收藏投資的信心成長的基礎還不是很紮實,受干擾的因素還較多。所以從宏觀上講,不能説今年市場的信心得到了很大提升,只能説信心還處在培育、積累的基本階段。

第二,整個拍賣市場的結構發生了改變。首先是熱點多元化、分散化。在整個藝術品拍賣市場,不同的版塊,不同的收藏門類都有熱點。既有書畫等傳統藝術板塊的熱點,又有油畫雕塑等當代藝術板塊的熱點,既有工藝藝術品的熱點,也有古玩雜項、碑帖、古籍善本等的熱點。可以説熱點多元化是主基調。其次,今年拍賣市場反映出了一個市場回歸的趨勢。從拍賣成交規模來看,中國傳統書畫版塊的成交量佔據整個拍賣總成交量的比例在迅速提升,甚至可以説出現了中國傳統書畫版塊一股獨大,特別是古代書畫部分。也就是説,在市場的發展中,傳統書畫版塊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提升與鞏固。

出現熱點分化和傳統書畫版塊交易量集中的原因,我想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方面,大家對市場風險有了一個新的認識。人們再也不去追求天價作品,而是角逐一些不同門類的好作品。這樣能夠降低投資的風險。另一方面,傳統書畫為什麼市場份額激增呢?這是市場的避險情緒造成的。傳統書畫在收藏和投資的領域裏,有非常廣泛的認知度,有非常多的收藏群體和人數的支撐。好的中國傳統書畫在市場上更容易流通,更容易變現。所以,對一些資本和機構來説,購買傳統書畫作為投資收藏,退出的風險會更小。

第三,整個拍賣市場的天價拍品有,但出現的頻率小了。無天價拍品的出現,主要取決於兩個方面。首先,由於拍賣的行情不是很明朗,有好拍品的藏家可能不願意拿出來拍賣。其次,大家對市場風險的預期提升了。人們會感到過高的拍品價格在市場的預期不確定的情況下,可能預示著、隱藏著更大的風險。

第四,近現代與存世藝術家的拍品大量地撤拍流拍。市場上有很多當代還活著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價格已經非常高了。但在今年春拍裏,有很多存世藝術家的作品不是撤拍就是流拍。這樣的情況反映了:一是大家對存世藝術家的價值認定還需要有個過程;二是人們開始高度警惕機構與資本可能進行的操作。也就是説,近現代與存世藝術家自身或者機構對其價值的認定,與藏界、市場對他們的認知和評判,之間還有一個錯位。

第五,今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我們看到一個大的情況,即機構、資本和藝術家本人對今年的行情預估與市場現實的購買力形成了很大的不吻合。機構、資本和藝術家對今年的行情期待過高,可是通過拍賣市場我們發現,市場並沒有給他們的預估和預期一個非常有力的支撐。

第六,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成為一個重要看點。中國藝術品國際化是趨勢,國際化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走出去。國內一些大的拍賣公司,比如嘉德、保利等等,已經開始走出去了。先到香港舉行拍賣,然後在國外設立分部,這些都是走出去的前期準備。另外則是國外的藝術品走進來。比如國外的藝術品市場的大資訊公司,比如artprice,artnet,包括法國的藝術基金等,都已經通過各種各樣的形式進入了中國市場,不僅僅局限在拍賣行業。當然,無論是中國的藝術品走出去,還是國際的大機構走進來,它給中國藝術品市場帶來的效應都是雙重的。首先這對現有的藝術品拍賣格局是一個衝擊。這種衝擊更多的是積極方面的,因為它增加了國內拍賣企業的危機感,促使他們提升自己的競爭力,更積極地維護自己的客戶。而國外的機構的發展理念、運營模式以及精細化的管理理念等都會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發展帶來新的啟發、視角和機制性的推動。

第七,價值發現平臺的架構平臺已經建構,沒有大的變化。本輪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進程已在展開,雖然並不舒展,但價格的架構平臺已經搭建起來,現在雖然遇到很多問題與困難,但從大的趨勢上講,今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能不能出現上億拍品,更多地是取決於拍品本身。也就是説,要想有上億的拍賣價格,首先要出現上億的拍品。到目前為止,今秋內地拍場已現過億元的拍品,但與以往高價迭出的近現代書畫部分也稍顯冷清,當然與大勢有關,更與拍品有關。

記者 :今年的中國藝術品拍賣企業出現了哪些新的前沿動態?

西沐 :要説今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出現的最新的前沿動態,就是拍賣企業不斷走向核心能力的競爭:及專業化與職業化的服務。我們不能不承認,一些大的拍賣企業,依靠其在市場中的龍頭地位,出現了眾多服務異化現象:店大欺客、體外迴圈及工作人員的營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常態化,專業化與職業化的服務的水準與努力正在衰減。而另一方面,一些處於第二板塊的拍賣企業依靠其專業化與職業化的服務正在崛起。我們不懷疑,在未來2-3年內,中國藝術品拍賣企業第一陣營的構架會發生大的逆轉。因為我們看到了是誰在真正關注專業化與職業化的服務,誰在掙快錢。

總的來講,2013年對拍賣市場來説是非常關鍵的一年。大的拍賣行本身對今年的拍賣期望值比較高,所以他們的徵集工作、展覽工作、客戶的爭取工作、維護工作各個方面都做的相當深入和細緻,也就是説比較到位。所以大的拍賣行我們感到可圈可點的地方比較多,整體表現是比較積極的。

但是很多中小拍賣行,特別是小拍賣行,今年沒有進行新的拍賣。即便舉行了拍賣,也沒有很好的業績。在今年春拍大的環境下,中小拍賣企業的生存空間受到了很大的擠壓。

中國的拍賣市場,隨著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參與者不斷增多,市場的競爭越來越充分。在一個競爭相對充分的行業市場裏,按照規模經濟學的原理,市場會越來越走向集中。在充分競爭的條件下,市場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這是市場發展的規律。但是,就中國的藝術品市場來説,由於市場內需求的層次和種類差異化比較大,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個情況:在市場越來越走向集中的同時,有很多有專業特色、專業優勢的小的拍賣行,由於其專業能力而做到小而精,小而強,也有自己的生存空間,甚至可以依託自己的核心能力不斷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相反,那些與大公司進行同質化競爭的小企業,一定會在惡性競爭中被市場消解,在競爭的過程中慢慢地走向自生自滅。

記者 :請您談一談,從拍賣的角度來,各個版塊分別出現哪些亮點或者趨勢?比如當代藝術版塊、古代書畫版塊、近現代書畫版塊等。

西沐 :我們經常講,中國藝術品市場不斷進入價值發現階段。對2013年來講,尤其如此。不斷走向理性的價值發現階段,今年表現得很突出。突出的表現就是市場信心回歸的謹慎與小心翼翼,以及市場熱點的多元化就是最好的例證。核心是對風險的認識有了新的視角,經典與典範的價值與流動性的到了追捧,而對投機炒作風險的判斷有了更加理性更加冷靜的判斷。所以我們看到,古代書畫版塊的表現一枝獨秀,近現代書畫版塊等除了經典藝術家的經典之作外,表現平平,近現代藝術品價值被在短時間內反覆發掘,勢必會造成一定的價值過度發現,特別是一些高價拍品,流拍的也不少;存世藝術家板塊,不少由於價高質次,藝價比不高,導致出現了大面積流拍;當代藝術版塊雖然機構與資本著力不少,除個別天價外,更多地反映出對市場的焦慮,可偏偏市場不買賬。這反映出市場關注價值發現、關注流通性的大趨勢。

記者 :您怎麼看今年當代藝術中的過億天價拍品,有人説是資本的勝利而不是藝術的勝利,請簡要談談您的看法。

西沐 :今年當代藝術中的過億天價拍品,有兩個基本的看點,一是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需要提振,而這種提振機構與資本選擇了億天價拍品的路徑,我們可以理解,這樣既簡潔有立竿見影,追求速效;二是市場的焦慮氣氛,市場與運作互動少,幾乎是兩張皮。這既不是資本的勝利也不是藝術的勝利,可能是中國當代藝術的悲哀。我想,中國當代藝術的健康發展,需要新的架構與基礎。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