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胡妍妍: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向更好勢頭髮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10 09:26:36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日前結束的中國嘉德(香港)2013秋季拍賣會創下5.1億港元成交新高,嘉德香港總裁胡妍妍在秋拍期間與結束後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今次秋拍的驕人成績,反映了整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回暖。

“經過2012年的調整期,中國的藝術品市場變得更穩定,也更健康,”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中國嘉德(香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裁胡妍妍説,“中國藝術品市場正向更好的勢頭髮展。”

自去年秋拍開始進入香港市場以來,嘉德香港的成績一直維持在3.5億至4億港元之間,對此次秋拍成交額超預期的增長,胡妍妍認為,原因不僅在於藏家認可嘉德香港在設計拍賣品組合上的用心,如首次在香港推出的夜場及油畫拍賣等,同時也因為整個藝術品市場開始回暖。

“藝術市場的調整期其實也就兩個季度,今年春天開始已看到了復蘇跡象。”儘管近十年來中國藝術品交易市場成交額不斷升高,但胡妍妍認為,還有向上發展的可能和空間。

“我的信心特別足,因為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還會持續。我們從小康社會邁向富足社會,人們在基本的物質需求滿足後,會尋找一種精神上的寄託,而且在中國人心目中,古董和藝術品是保值和升值的東西。”她説。

據胡妍妍介紹,嘉德香港第一次秋拍時只有中國書畫和傢具,次年春拍增加了陶瓷、玉器等類別,第二季秋拍中又增設了大觀夜場及油畫拍賣。

“這樣可以提升整體拍品的品質,也可以匯聚我們的精品,更吸引高端藏家的關注,”她説,“嘉德進軍香港不僅能接觸更多國際藏家,也可以吸引本地人才並鍛鍊團隊,這都是一步步走向國際化的過程。”

1997年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境外第一間辦事處,現在這個網路已擴展到溫哥華、紐約、台北、東京等多個城市。胡妍妍認為,這正是出於嘉德國際化佈局的考慮。

對嘉德打開更大國際市場的優勢和劣勢,胡妍妍的分析十分清晰:在北京經營20年來,嘉德積累了比較忠實的客戶群和拍賣的經驗,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也有賴於中國內地收藏群體人數的增加。

實際上,2010年中國已取代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據胡妍妍介紹,在對全球藝術品市場有巨大貢獻的15位藝術家中,有10名是中國藝術家。

“內地拍賣行進軍國際的優勢在於中國是全球經濟的發動機,這可能是我們很重要的一個砝碼,”胡妍妍説,“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國際拍賣行近幾年業績的增長都在亞洲,而亞洲對其業績貢獻最大的都是中國內地收藏家。”

而在歷史、經驗和徵集網路等方面的差距,恰是包括嘉德在內的內地拍賣行的短板。

“比如在瓷器方面,由於歷史原因其資源較多流落海外,而且很多在外國人手中,兩家國際拍賣公司就更有控制資源的優勢。同時,它們對世界各地藝術的涉及面也更加廣泛,而我們則可能更加本土化。”她説。

對佳士得和蘇富比進軍中國內地市場,雖然將使拍賣市場形勢出現一些變化,但胡妍妍卻認為競爭過程能促進自身的發展。

“從競爭對手處能了解自身的不足,比如服務、展覽、公司管理都可以借鑒很多有益的東西,這是一件好事。”她説。

在業內專家看來,內地拍賣行進軍香港和國際拍賣行進入內地,其實都是想佔有更大的市場,最終背景、實力和專業性更強的公司,成功的可能性也會更大。

“而嘉德要有更長遠的想法。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當財富積累變得更多時,中國人可能也有更多分享世界文明的需求,”胡妍妍説,“嘉德肯定不太滿足只做本土的拍賣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