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佳士得今日內地首拍 中國藝術品市場加速國際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26 09:48:04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繼4月在上海設立獨資公司,成為首家在中國內地獲得拍賣執照的國際藝術品拍賣公司後,佳士得在內地的首場拍賣會將於26日在上海舉槌。

佳士得國際首席執行官史蒂文·墨菲表示,佳士得正式入駐中國內地、以自有品牌開展拍賣業務,將是佳士得247年曆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從上世紀90年代在上海、北京相繼設立代表處,到2005年授權北京永樂拍賣公司使用“佳士得”商標曲線進入內地,佳士得的中國之路可謂曲折。伴隨著佳士得等外資拍賣公司的進入,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國際化步伐再次提速。

佳士得提供給記者的資料顯示,佳士得此次中國內地首拍將呈獻42件拍品,涵蓋亞洲當代藝術、歐洲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美國戰後及當代藝術、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精緻名錶、珍稀名釀及裝飾藝術等多個類別,總估價達1億元人民幣。

佳士得對中國市場可謂情有獨鍾。早在40年前,佳士得即在香港設立辦公室。在開闢香港市場的同時,佳士得更長遠的目標就是入駐中國內地。“從中國市場我們能感受到一股強勁的支撐,這種支撐主要來源於長期趨勢,比如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財富人群的增加等,藝術市場未來的容量也會擴大。”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佳士得中國區董事蔡金青説。

事實上,中國收藏家在世界各地拍賣會上參與度的提高,已對全球藝術市場及佳士得拍賣交易産生了重要影響。據佳士得此前公佈的數據:自2008年以來,中國內地藏家參與佳士得全球拍賣的人數增加了一倍多,是佳士得客戶在全球增長最快的地區。

蔡金青説,隨著拍場上越來越多中國人身影的出現,在佳士得全球拍場都增加了針對中國客戶的服務。比如,在紐約、倫敦和巴黎推出亞洲藝術節,在拍賣期間增加更多會講中文的專家和服務人員,在佳士得官方網站增加中文版本等,讓更多中國人了解並參與佳士得在全球各地的藝術品競拍。

值得關注的是,依據中國文物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三款規定,此次佳士得上海首拍沒有涉及文物。這款“禁止設立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的文物商店或者經營文物拍賣的拍賣企業”的規定,將外資擋在了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與古董瓷雜這三大市場份額最大的板塊之外。

記者了解到,根據《關於授權國務院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務院決定的試驗區內暫時停止實施有關法律規定的決定(草案)》,這項禁止性規定有可能在上海自貿區內暫停實施。然而8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作出決定時,涉及這項規定的相關內容並未出現其中。

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對此表示,允許外資參與文物拍賣的政策止步並不意味著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受阻,更不意味著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進程發展的滯後。

他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是一個雙向進程,中國藝術品市場參與主體走出去與國際藝術品市場主體企業走進來一直在進行中,並且有不斷加快的趨勢。

蔡金青也表示,上海自貿區發展的趨勢是更多的改革開放和與國際接軌,佳士得在中國不是短期戰略,此次首拍已是很好的起點,未來仍將按照既定目標一步步地開拓。

目前,佳士得和蘇富比兩家國際拍賣業巨頭已通過不同方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與此相應,中國嘉德、北京保利等國內一線拍賣公司也紛紛走出去,在香港等地設立分支機構,搶佔國際競爭制高點。

“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保利香港執行董事張益修説,“內地拍賣企業進軍香港,是希望走出去融入國際市場,而佳士得拓展內地業務,則是一種引進。”

西沐認為,這種雙向進程在促使內地拍賣企業提升服務和管理水準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加速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國際化進程。(記者 岳瑞芳)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