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高價原創藝術催生小畫市場:“原創+助學”新模式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0-21 10:12:06 | 文章來源: 南方報網—南方日報

青年雕塑家全志鑫

免費展覽平臺小畫集市

最近,青年雕塑家全志鑫一直在忙一些圈內人看起來很古怪的事情:不好好搞藝術創作,卻扯住一幫高考生“瞎搗鼓”。一週前,他在小洲藝術村禮堂背後的小洲畫院創辦了每月一展的“小畫集市”,一時間引發眾多原創藝術的發燒友從廣州市區趕往圍觀。

在北上廣等大城市,主營原創藝術的畫店、畫廊多如牛毛,小畫、大畫,油畫、國畫,無不應有盡有。為何小洲一個小畫集市就讓圈內如此大驚小怪?

根據小畫集市公告,小洲畫院展廳往後將每月展出一批高考美術班師生的水粉和油畫原創精品,部分作品可出售以籌集學費和考試經費,以助學生自力更生完成學業。難道小畫集市是在做公益活動?將來能否持續發展?這令記者對小畫集市背後的商業運作模式十分感興趣,日前記者實地走訪了“小畫集市”,以一探究竟。

高價原創藝術催生小畫市場

新業態

實際上,小畫交易是從原創書畫和倣真裝飾畫的市場空隙裏派生出來的一種新業態,全志鑫是這一新業態的弄潮兒,但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近年來,民間資本對藝術品的投資不斷升溫,但對中低收入家庭來説,天價的原創藝術品始終是遙不可及的消費夢想。面對這一數量龐大、購買能力卻相對較弱的普通消費群體,裝飾畫市場應運而生。

根據記者調查,脫胎于高清列印、材料升級等高科技手段和現代工業的裝飾畫,實際是一種高倣藝術,其在外觀和藝術表達方式上已經完全可以做到無限接近純手工的原創藝術品,有的甚至已經達到足可以假亂真的地步。相比手繪的原創書畫來説,裝飾畫由於價格親民且高度倣真,極大地滿足了一大批同樣有著豐富藝術細胞的大眾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是對於喜愛名家書畫的低收入群體來説,裝飾畫的誕生,無疑是一大福音。

記者曾經在文德路買過兩幅四五平方尺大小的倣真油畫,一共花了不到1500塊錢。相比之下,以當時廣州油畫市場的行情,如果是純手繪的原創油畫,就算是剛從美院畢業的學生作品,也要去到好幾千塊錢。據行家透露,這兩幅倣真油畫實際是先用高清印表機在畫布上列印出草稿,然後再通過畫匠的巧手在上面添加一些薄薄的油彩,從而製造出原創油畫的外觀質感。得益於高清列印技術和畫匠的流水線生産經驗的幫助,倣真出來的油畫不僅在構圖上與出自名家之手的原作完全一樣,而且在色彩和作品外觀上幾無二致。兩幅總價千余元的作品,在記者的家裏似乎便挂出了“幾十萬元的榮耀”。同期,記者在同一地方購買了另外三四幅純列印的裝飾畫,規格與經過畫匠加工的那兩幅高倣真油畫差不多,外觀和色彩則稍有不及,但每幅的價格卻只有幾十塊錢。

正因為在價格上有著原創藝術上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裝飾畫甫一誕生,便立即俘獲了許多消費者的芳心,從而走俏各大城市的家居市場。

不過,倣真藝術不管從觀賞性、藝術性,還是從實際的收藏價值來説,與真正的原創藝術還是有著很遠的差距。用一些藝術家的話來説,假的始終是假的,對於真正的藝術愛好者來説,他們依然夢想著能夠儘快改善自己的經濟收入狀況,從藝術品市場買回一件真正有藝術價值的原創書畫。

正是消費者的這一矛盾心態,成就了全志鑫和其他一些小畫經營者的商業構想,從而在裝飾畫和原創畫中間催生了另外一個市場。

有什麼辦法,既能夠滿足消費者對原創藝術的渴望,又能夠切合他們的購買能力呢?經過多次市場調研和聽取專業人士的意見後,全志鑫決定把聖凡畫室在長期開展美術高考生培訓的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學生作業重新包裝後導入市場。由此,一個關於組建小畫集市的商業草圖開始在他的腦海裏盤旋。

幫有天賦學生籌措學習考試費用

行動力

“沒想到他的行動力這麼強!”這些年一直與全志鑫在小洲藝術村共同打拼的青年油畫家李靜宜告訴記者,全志鑫創辦小畫集市的衝動,最初來源於他對這些年親身接觸的一些清寒學子的一種很樸素的關切和希望。

李靜宜和全志鑫不僅年齡相倣,且都出身於廣東湛江的中等收入家庭。10多年前,他們分別以高考美術狀元和榜眼的身份一起考進了廣州美術學院,畢業後又一起走上職業藝術家的道路。

全志鑫還在讀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畫,美術功底紮實,因此,大學在校期間,他已經受聘多家美術培訓機構,輔導美術高考生備戰高考。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接觸到許多出身貧寒但非常有繪畫天賦的學生。

“儘管同樣是學生,但那時候這些學生給我的感觸非常大。”全志鑫對記者説,接受藝術教育是一筆很大的投資,非一般收入的家庭所能支撐,參加專業培訓的學雜費先不提,光是平時購買各種創作工具的費用就能夠嚇倒很多人。很多有天賦的學生,正是因為支付不起高昂的學習費用,最終放棄了在這條路一直走下去。

相比之下,全志鑫和李靜宜這些出身中等收入家庭的學生就幸運得多。因為有了家庭這一強有力的後盾,他們可以無憂無慮地一直在美術院校呆到不想呆,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從當美術培訓師的第一天起,全志鑫就在心裏暗暗下決心,將來有能力的話,一定要在這些清寒學生的後面用力推一把。直到畢業後,他終於在小洲村有了自己的畫院和美術培訓機構,原來的構想便進入了快速發酵的過程。

“實際上,對於家庭並不困難的學生來説,同樣夢想著能夠自食其力地完成學業,這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證明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家庭減少很多開支。”一直以來對全志鑫的想法大表讚嘆的廣東傳記作家陳文對記者表示,“小畫集市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項目,很值得有責任感的藝術家們去實踐一下。因為它的目標並不主要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助人。”

不過,儘管在內心上想著幫助一些有需要的學生,但在把這個想法具體付諸實踐時,全志鑫卻並沒有給自己戴上過多的“道德高帽”。在他看來,做商業和做公益畢竟是兩回事。如果要把兩者結合起來,必須在商業模式上有所創新,因為創業是有成本的,裝裱、場租、宣傳等一系列的運營步驟必須實打實地投入時間、金錢和人力成本。

全志鑫的小畫集市並沒有簡單地複製文德路和大芬村那些小畫商店的商業模式。“我們只是做一個平臺,並不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商店。這個平臺對所有人開放,只要你願意,都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拿過來,由我們畫院裝裱後挂上展廳,相當於託管,有消費者看上了,我們就幫他聯繫作者購買,完成交易後作者返還一部分費用給我們付裝裱費用和場租。如果沒有消費者看上,我們就當作是免費展覽。”

記者現場看到,小畫集市其實就設在小洲畫院裏邊,地理位置上緊挨著小洲禮堂的後面,是小洲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所以,在小畫集市剛準備創辦時,有圈內朋友曾善意提醒全志鑫,可以用這個大展廳來做其他更有商業價值的事情。但是,全志鑫否決了,在他看來,小畫集市不僅是好項目,而且一定能夠做起來。“事實上,我們的定價標準和原創性都切合了大眾消費的需求,前景是非常樂觀的。”

“小畫集市裏邊展出的小畫,全部都是已經裝裱好的由美術高考生手繪的原創作品,從學生鋪好布、拿起筆的那一刻開始,直到這些作品從裝裱工作室拿回畫院挂進展廳,整個過程沒有加入任何一道現代工業的工序。”全志鑫對記者坦承,“這些作品實際是我們從平時的學生作業當中遴選出來的精品,因此,在保證藝術原創性的基礎上,能夠實現價格上的親民。從某種意義上講,600元一幅的統一定價,比文德路很多畫店裏高倣真的裝飾畫還要便宜。消費者可不要看不起這些學生,他們當中一部分已經考上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和廣州美院等名校,很可能裏邊就藏著我們未來的大畫家。”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