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2013藝術品春拍 熱點散亂高價不再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6-25 10:17:12 | 文章來源: 銀川晚報

2013年藝術品春季拍賣活動已接近尾聲,各地拍賣公司仍層出不窮推出各類書畫藝術品。盤點2013年中國書畫春拍市場,在貌似繁華的拍賣熱背後,可用八個字高度概括:熱點散亂,高價不再。

細心的收藏者其實已發現,今年春拍各拍賣公司成交總額和成交率顯著下降,尤其是天價書畫藝術品十分罕見。很顯然,在金融資本、投機資本逐步退場後,藝術市場再想重現兩年前億元拍品頻出的場景已非常困難,即便是千萬元級別的拍品數量也比往年有所減少,説明瞭這一年多來隨著投資資本的逐漸離場,收藏的核心正由投資型向真正的收藏型轉化。從今年春拍的成交行情看,各種書畫藝術品處於對價值的重新排序階段,藝術品拍賣市場仍處於回調的大趨勢中,但跌勢已逐漸趨緩。

在最先開拍的香港蘇富比[微網志]春拍中,張大千的工筆仕女作品《蕃姬醉舞圖》以2300萬港元成交,傅抱石的《韶山》以1804萬港元成交;在香港保利春拍中國書畫專場中,傅抱石1943年創作的《風雨歸舟》以1725萬港元成交,徐悲鴻的《奔馬》以1265萬港元成交,李可染的《林區放筏》以1058萬港元成交;在北京榮寶齋迎春拍賣會上,嶺南畫家黎雄才1984年創作的《長青不老松》經過眾多買家激烈角逐,最終竟以8960萬元的超高價成交,超過預估價10倍;在北京匡時[微網志]春拍中,有12件拍品超過千萬元成交,其中傅抱石的《後赤壁圖》以3795萬元高價成交,徐悲鴻的《採芝圖》以2645萬元成交,齊白石的《松鷹圖》則拍出了1495萬元的價格。

評判2013年中國書畫春拍行情,雖説值得特別稱頌的地方不多,但仍不缺亮點,只要是真正傳承有序的精品,依然不缺買家,6月3日保利春拍中以7130萬元高價成交的唐寅手卷《松崖別業圖》,買家6月4日就完成了交割。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等大畫家的作品只要價位合適就有人追捧,且每場都保持了較高的成交率。而作為與齊白石、徐悲鴻齊名的傅抱石,今年春拍保利推出的《雲中君和大司命》,因估價逾2億元而無人競價,只得在拍賣會結束前宣佈撤拍,可見買家對超高價的作品還是十分謹慎的。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香港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上,許多低估價的拍品卻成交火爆,以估價的數倍,甚至十多倍成交,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張大千可謂是今年春拍字畫市場最炙手可熱的人物,張大千作品行情再度高漲,拍賣價穩步攀升,“大千熱”成了中國書畫市場先期回暖的重要風向標。

作為近現代中國字畫市場的領軍者,張大千作品已成為國際藝術市場的硬通貨。從上世紀40年代起,其作品就成為市場熱點;上世紀50年代,其作品已經打入歐美市場;進入21世紀以來,張大千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定位得到了國內外收藏家廣泛認可,拍賣價格迭創新高。在當下的藝術市場,不同的拍賣公司都會將張大千作品作為主推拍品,所以今年春拍“大千熱”現象值得廣大投資收藏者多加關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