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秋拍前瞻:油畫雕塑將再現高價精品爭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8-15 09:30:11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酷暑未去,秋拍的戰鼓卻已經擂響:將於10月4日率先舉辦秋拍的香港蘇富比,此次秋拍力推“蘇富比亞洲40年晚間拍賣”。蘇富比亞洲總裁程壽康表示,這個由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當代亞洲藝術及現當代東南亞藝術三大專家部門合力策劃統籌的專場,是亞洲歷年來同類夜場拍賣中估價最高的。可見,2013春拍點燃的高價精品爭奪戰仍是秋拍的焦點,而且戰火將從書畫板塊延燒至油畫雕塑板塊。

20世紀中國藝術:

“頂級私人收藏”將衝擊拍賣紀錄

整個藝術市場自2011年秋拍進入調整行情後,現代經典板塊仍十分堅挺,長達一年半的市場調整雖然對拍賣規模與高價精品帶來衝擊,但拍賣行情卻不跌反漲。因此,據蘇富比的部門主管陳秀玉透露,20世紀中國藝術部分當仁不讓共推出24件作品,接近夜場總數的一半。她強調,這次夜場有可能衝擊趙無極、常玉的拍賣紀錄。其中的7件拍品是來自“頂尖私人收藏”的博物館級藏品,囊括了中國現代藝術大師常玉、趙無極與吳冠中于其藝術生涯關鍵年代創作的登峰造極之作,總估價超過2.11億港元。

陳秀玉指出,這位重要私人藏家涉足東西方頂級現當代藝術收藏,國際藝術世界對其收藏之豐美與獨具的慧眼早已認同,其藏品經常借展于許多國際級美術館的大展,還有世界級美術館曾為其舉辦收藏展,完整呈現其東西方兼備的收藏體系。他的收藏如同20世紀中國現代藝術史的發展縮影,這7件作品無一不是時代的經典表徵。不僅如此,它們都曾在國際級美術館的重要展覽中展出,有些作品更被多次借展。而且這些作品或是首次現身拍場,或是久違拍場後再度現身,難能可貴。她認為,在藝術市場發展的關鍵時刻,這些精品的現身將為帶領該板塊持續向上攀升並再創新高作出決定性的貢獻。

陳秀玉特地談到了趙無極創作于1982年的三聯屏油畫《15.1.82》,當時藝術家重拾中國水墨,在油畫中融入中國水墨的東方美學,接連創作了數件尺幅磅薄的多聯幅作品,而《15.1.82》即為其中的經典代表。他使用了非常獨特的點甩法,以大筆沾染鵝黃與淡紫色的顏料,並以狂放的力道一層層地甩出細密的筆觸。藝術家借此反虛入渾地深入其記憶與內心世界,將其意識流渲染在壯闊的畫布上,創造了一個煙雨氤闔的世界。作品體現了藝術家成熟的美學,以及邁入耳順之年在心境上的重要轉變。

陳秀玉指出,趙無極一生作品逾千件,但大尺幅的三聯屏畫作據統計僅17件,十分稀罕。而這件作品更是在多個重要展覽中現身,如1983年趙無極台北首展、1984年法蘭西畫廊個展、1987年日本富士電視臺畫廊個展以及2008年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美術館收藏展,足見其重要性與代表性。她相信估價6800萬到9000萬港元的此畫有望創造趙無極新的拍賣紀錄。

亞洲當代藝術:

多件代表作首次上拍

由於在這次市場調整中當代藝術表現低迷,因此亞洲當代藝術部分將在夜場中推出哪些作品引起業界的高度關注。

據其業務主管林家如向記者透露,這次夜場得到了藏家的“傾囊相助”,推出的16件作品中許多是第一次上拍,她相信會令藏家興奮。

她強調,在挑選作品時更著重于作品的代表性,不僅看藝術家在美術史上的重要性,還要看作品本身的特殊性,比如夜場中有一張張曉剛的《大家庭》,是他1990年代的作品,描繪父女倆,採用比較特別的直構圖,傾注了藝術家更為豐富的私人情感,她為此畫已經追了三、四年。她還表示,張曉剛的“大家庭”系列中,1994年到1996年是最好的年份:一是那些年他的創作量少,二是當年那些作品參加了重要的國際展覽,這件作品就參加了日本福岡三年展。

不過她更得意的還是劉野的《劍》。她説,這樣大尺寸(1.8×3.6米)的作品一共有3幅,一幅名《槍》,已經進入美術館的收藏,還有一幅名《煙》,在2006年蘇富比春拍中估價80萬港元拍到300多萬港元,成為劉野首件跨越百萬元臺階的作品,也成為劉野身價扶搖直上的開端。她相信這幅《劍》一定會創造劉野的拍賣紀錄。

對於當代藝術的市場前景,林家如不同意當前一些所謂的“低迷”論與“崩盤”論。她指出,蘇富比春拍中,曾梵志的作品拍到3000多萬港元,張曉剛的作品也拍出高價,而劉野的作品和前幾年相比也漲了很多。5月的香港巴塞爾藝博會買氣很旺,香港佳士得春拍的成交率也很高,這“崩盤説”不知從何而來。

她認為,作品之所以會拍出高價,其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對價格作比較時也要考慮創作年代、尺幅大小與估價高低等,還要考慮當時的市場需求、整體趨勢。林家如強調:“目前市場最缺的是信心,而我本人則非常有信心。”她以劉煒為例,認為他被市場嚴重低估,因此在業務上作長期規劃不是只看一兩年的發展,每次拍賣都精挑細選,最終引起大家的注意,拍賣價格跨越了千萬元臺階。這次夜場就有兩張其1990年到1992年創作的“革命家庭”系列,是他的早期作品。

日場拍賣特別規劃

雖然有了夜場拍賣,但兩大業務部門仍然對常規的日場拍賣精心規劃。陳秀玉表示,趙無極剛過世,各大拍賣公司都在挖掘其作品,會有一個拍賣高潮,這次秋拍除了夜場有6件外,日場也有7件,其中估價最高的為800萬港元,是1960年代的重要作品,只因尺幅較小而估價不高。因此她相信日場裏有收藏家的另一片天地。陳秀玉特別規劃了紙上作品。她説,那些20世紀的大師都有兩個脈絡,油畫與水墨輪著畫。如潘玉良在1950年代有一系列紙上探索的彩墨作品,人稱“鐵線玉良”,與傳統水墨不同,雖然金額與尺幅上略有遜色,但其精彩不會讓藏家失望。

林家如則推出了一個特別的繪畫單元,包括王音、賈靄力、秦琦等藝術家,特別是其中的70後藝術家,他們與文革無關,創作中更注重於繪畫性本身,將是日場的重點。她強調今年巴塞爾藝博會上抽象畫回潮,大家更關注繪畫本身,更關注原創的作品。

正如2013春拍完成合併後的北京匡時的第一個大動作是推出書畫夜場的首次拍賣,蘇富比的秋拍也推出夜場拍賣,同樣瞄準高價精品市場,不過其覆蓋的是油畫雕塑板塊。

程壽康表示,2008年秋拍蘇富比曾經將紐約中國當代藝術與新加坡東南亞現當代藝術業務合併到香港後,舉辦過類似的夜場拍賣。而今年秋拍再度試水,則是因為許多藏家踴躍響應蘇富比紀念亞洲40年的要求,得到了許多精品。形式服從內容,今後還做不做夜場,要看將來有沒有同樣的精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