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98藝術區看原創藝術園區背後隱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30 10:25:01 |
文章來源: 中國文化報
 

近年來,北京798藝術區(以下簡稱“798”)的運營狀況已不如往昔,藝術家陸續遷出,畫廊和藝術機構運轉不利,就連798的標誌性機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也開始尋求其他機構一起合作。藝術的、原創的798似乎已經成為了過去,一個商業化氣味頗濃的798正等待著歷史給予它一個全新定位。

整合的産業鏈力不從心

5年前,798的運營危機初現端倪,受金融危機影響,許多依靠國外資金支援的外國畫廊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搬離798,更多的畫廊則開始減少展覽數量,縮減廣告投入,園區內的其他商業機構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褪去光環的798似乎已經不可避免地淪為到處兜售藝術家紀念品的創意集市以及婚紗等時尚攝影的最佳取景地。

究其原因,與798的産業鏈,尤其是整合的産業鏈仍太過單薄密切相關。由於798藝術區主要是自發形成的,先期入駐的企業和機構呈現出相對較大的隨意性,原創藝術産業作為其核心産業,其整合的産業鏈遠未達到健全完備的水準——園區的整體運作仍以簡單的産品交易為主,畫廊等機構的作用僅僅局限于作品的展示和展銷,相應的增值服務則處於相對缺席的狀態,如專門為藝術家及其作品進行包裝、定位、推廣、提升的藝術家經紀服務,以及專門為藝術産業辦理産權交易、抵押貸款、藝術保險的藝術金融服務等。因此,相對脆弱的整合的産業鏈造成798原創藝術産業收益方式比較單一,整體抗風險能力不強,加之園區顯然處於初級階段的內在産業鏈,從核心産業競爭力到相關産品開發都顯得力不從心。

協同的産業鏈過度膨脹

低廉的租金一度是798藝術集群得以在該地區萌芽和發展的主要動力,然而經過幾年的發展,798的租金價格已經漲了十幾倍,這對於並無穩定收入的藝術家以及尚未有較大名氣的畫廊經營者來説,無疑是巨大的負擔。

雖然租金上揚的直接推動力是藝術家和藝術機構的規模聚集,然而,緊隨其後的商業化進程才是根本癥結所在。一方面,就畫廊等商業藝術機構而言,在入駐前期,其展覽、展銷活動大多處在資金投入階段,基本上是不營利的,因此他們往往嘗試通過開展一些像産品發佈會等商業活動來增加收入,如DIOR時裝、歐米茄鐘錶、寶馬汽車等都曾在798舉辦過最新産品的發佈推廣活動。更為主要的是,隨著798名氣的增大和人氣的集聚,園區的協同産業鏈迅速擴展起來,各色酒吧、咖啡廳、書店以及時尚店舖紛至遝來,迅速炒濃了園區的商業氣氛,大批並不具備實際藝術購買力的遊人頻頻穿梭其間,昭示著798作為北京文化新地標的無限風光,熱鬧背後,卻是園區租金的飛步攀升。

租金飛漲的直接後果是大批藝術家不堪重負,陸續離開798熟悉的生存空間,有的搬到一路之隔的草場地,有的轉到附近的望京和環鐵地區,還有的到了宋莊藝術區(以下簡稱“宋莊”),這就使得本已遭到打壓的原創藝術氣息在商業浪潮面前進一步後退。金融危機的到來激化了這一矛盾,一些中小型藝術機構因經營困難,因無法承受日漸高漲的租金不得已轉做餐飲,更有“站台中國”畫廊等藝術機構乾脆遷出園區,讓位於酒吧和咖啡廳,這一切在造成原創藝術生態進一步惡化的同時,使租金居高不下甚至持續上揚,

概而言之,整合的産業鏈關乎核心産業的發育壯大,協同産業鏈則豐富了園區業態,在良性互動中集聚人氣,更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實際上,對於不同類型的文化産業園區而言,並非兩種形態的産業鏈都是鏈條越長、網路越廣越好,這裡還存在一個産業鏈結構的問題。具體到藝術産業園區,由於與核心産品及産業開發均無直接關聯,協同産業鏈相對過度發育帶來的商業喧囂和租金上漲反而扼制了園區原有藝術産業的正常運作。藝術與休閒本末倒置必然會顛覆園區既有的生態環境,798的二度定位亟待提上日程。

從宋莊看798

對因房租暴漲而無奈撤離798的藝術家們而言,距離798大約30公里的通州宋莊是個不錯的選擇。栗憲庭、方力鈞、黃永玉、劉煒是宋莊的第一批“拓荒者”, 2008年以後,宋莊的藝術家規模迅速膨脹,時至今日,宋莊已擁有近5000位藝術家,堪稱國內規模最大的藝術家群落。

與798相比,宋莊最為顯著的一個優勢就是廣闊的空間。就整合的産業鏈而言,目前宋莊正在規劃建設一個覆蓋全産業鏈的藝術品交易中心——從創意設計産業中心、中國藝術品博覽會永久會址、綜合會展中心到版權交易中心、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等一應俱全,無論是畫廊、藝術中心、媒體、拍賣場抑或藝術金融及藝術家經紀服務機構,每個環節都近乎完善,為原創藝術産業的發育成長提供了極盡便利的環境和土壤,這是發展面積相對有限的798所難以望其項背的。除此之外,相比798,宋莊的內在産業鏈發展似乎也顯示出了巨大潛力,推動文化産品的多元化——充分利用宋莊境內現有的藝術文化資源,並通過文學、藝術等各種形式錶現出來,三辰動漫基地等項目在宋莊的落地更是對內在産業鏈的拓展起到了良好的平臺作用。

至於租金,由於空間廣闊,宋莊藝術家聚集區被規劃在藝術品交易中心的周邊地帶,既不必擔心空間被擠佔,受藝術區商業化影響也相對有限,不致為資本的逐利性所快速吞噬。目前宋莊藝術家居住分3種情況——條件欠佳的藝術家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直接租農民的院子;好一點的藝術家可以租舊廠房;條件更好點的藝術家還可以搬進政府建造的藝術區。

從綜合規劃來看,宋莊的未來發展是顯而易見的——在留存原創藝術創作的生態土壤的基礎上實現全形態産業鏈覆蓋,不過,就發展規律來説,藝術品的原創環節和交易環節如果集中在同一區域之中,交易地點就很有可能從藝術品交易中心直接轉到藝術家的工作室或家裏,使得場內交易最終變為場外交易,交易中心的建立由此顯得畫蛇添足而難以實現。況且,文化産業園區的産業鏈概念也未必只能局限在特定園區的內部,一個地區的不同文化産業園區可以側重産業鏈的不同環節,然後再合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就宋莊和798而言,宋莊可以注重原創並適度發展一定量的文化旅遊,而不必進行大規模産業化,798則憑藉其商業化優勢打造專業藝術品交易平臺,兩者分別承擔原創藝術産業鏈中的不同功能,最終實現藝術與商業的最大化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