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高稅負制約行業發展 拍賣業須從量到質轉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17 10:22:37 | 文章來源: 國際商報

日前,中國拍賣協會公佈《中國拍賣行業2013年上半年經營情況報告》顯示,今年1~6月份全國拍賣累計成交場次為26381場,實現拍賣成交總額2565.27億元,較2012年同期增加了48.3%。主營業務收入44.17億元,同比只增加1.14%。“企業營收水準與去年基本持平,説明高增長的成交額的並未給企業帶來同樣豐厚的經營回報。”中國拍賣協會副秘書長歐陽樹英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她認為,高成本、低佣金、業務增長結構等是導致行業現狀的主要因素,也制約著行業的健康發展。未來,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拍賣企業須提高經營和服務水準,從數量型向品質型轉變,將拍賣領域不斷向緊密聯繫百姓社會生活的市場方向拓展。

高稅負制約行業發展

在歐陽樹英看來,隨著拍賣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佣金在降低,但成本和稅負卻在加重。

報告特別指出,一方面,受原有增值稅政策(國稅【1999】40號文)影響,部分一般納稅人企業經營狀況令人堪憂。據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全行業共上繳營業稅金2.64億元,同比增加13.5%。

另一方面,報告認為,隨著下半年全國新的營改增政策試點的持續推進,新政的影響將進一步體現。此前,據部分執行營改增試點地區的拍賣企業反映,上半年營業稅改增值稅以後,拍賣企業中小規模納稅人稅負有所減少,但一般納稅人稅負有小幅增長。

業內認為,如若原有增值稅政策(國稅【1999】40號文)在北京等全面執行,對拍賣企業在按佣金徵收營業稅的同時徵收增值稅,那麼,預計下半年北京等地的拍賣成交收入將有明顯減少,各類從事二手設備、二手機動車拍賣業務或接受機構委託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務的企業將不可避免地因多重納稅而出現收入與納稅額倒挂。這勢必導致部分企業轉型或退出,並對上述標的拍賣業務造成巨大打擊。

而歐陽樹英則表示,新的營改增政策下,由於藝術品等拍品多來源於個人,無法提供進項發票,導致拍賣企業稅基並沒有減小,從而難以受益於營改增政策,有些企業稅負可能反而會增加。

此外,目前國內藝術品進口關稅、增值稅的綜合稅負高達30%左右,大大超過香港等主要中國文物藝術品交易中心的稅收水準,也制約著海外珍貴文物的回流。

歐陽樹英錶示,海外文物歸國是近年來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約佔全年兩季大拍20%的市場份額,20年來回流文物超過10萬餘件,其中不乏宋徽宗《寫生珍禽圖》、閻立本《孔子弟子像》等現藏國內各大文博機構的珍貴文物。“中國藝術品回國,為什麼成了進口?”歐陽樹英錶示不解。她説,多年來,很多藝術品都是通過肩挑手扛、螞蟻搬家的方式,由旅客將小件的書畫、瓷器等隨身帶回國內,以避免高關稅,但大件文物就被關稅擋在了國門外。

業務結構趨向市場化

“我國拍賣行業業務增長結構中,房地産拍賣佔據半壁江山。”歐陽樹英錶示,在48%拍賣成交總額增幅中,房産拍賣就貢獻了8成以上。

報告指出,上半年1~6月份,土地使用權拍賣業務共成交1284.9億元,佔總業務比重較2012年同期增加5個百分點,成交額同比增長64.7%,居上半年各類標的同比增幅之首,帶動市場較大增長。“房地産拍賣金額大,佔行業比重高。”歐陽樹英錶示,一個地産拍賣成交金額動輒上億元,而機動車拍賣成交金額則可能只有幾萬元。然而,房地産拍賣佣金卻比較低,2012年其佣金率僅為0.3%,而機動車則達到4%~5%。同時,房産拍賣也受到房地産政策收緊的制約。因此,她預測,下半年土地使用權拍賣將呈波動式增長,但不一定會出現大幅上升態勢。

因此,報告認為,目前,全行業對減少倚重土地、房地産等傳統拍賣業務,提升行業的整體市場化經營水準,加強對社會委託資源的探索已成為共識。“企業應從依靠法院、政府、金融機構的拍賣資源,轉變為依靠社會市場需求的發展道路。”歐陽樹英認為,企業在做好前者的同時,更要密切聯繫社會生活,拓寬業務領域,如農産品拍賣、機動車拍賣等。

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機動車拍賣業務共計成交24.77億元,同比增長54.23%,市場格局日趨合理。自2011年上半年以來,機動車拍賣業務呈現出逐漸向以社會機構和個人委託為主導過渡的發展態勢,機動車拍賣領域的市場化格局已初步確立。

歐陽樹英説,隨著中國進入汽車社會時代,二手車市場將會飛速發展。車主可通過4S店和拍賣公司,將舊車拍賣所得直接折抵進將要購買的新車款項中,這有助於汽車消費的升級換代。

此外,歐陽樹英還稱,今後,企業必須提高服務水準,否則將沒有出路。保利拍賣公司古代書畫部總經理左昕陽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個別拍賣公司存在結款不及時等問題,亟待法律法規待進一步完善,同時企業還需加強服務意識。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