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市場

兩條線索在秋拍中選拍現當代藝術品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16 10:48:33 | 文章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秋拍的序幕剛剛拉開,當代藝術領域就風生水起。除了香港蘇富比龐大的陣容之外,中國嘉德(香港)2013秋季拍賣會中,將首次推出中國油畫及雕塑門類的拍賣專場——“中國20世紀及當代藝術”;保利(香港)2013年秋拍推出的中國現當代藝術專場,將呈獻多位大師的博物館收藏級別作品。當眾多精品展現在藏家眼前的時候,如何才能獲得更好地回報?

特殊構圖值得關注

在今年的秋拍中,最令人關注的一件作品是陳逸飛的《紅旗之一》。不僅是因為這幅作品高約三米,是難得一見的巨作,而且這幅作品是雙聯體中的一件。在2010年上海美術館舉行的“陳逸飛藝術展”上,這幅作品曾經和上海油畫雕塑院珍藏的另外一件《紅旗之二》合併展出過。雙聯體作品中的一幅畫臨陣宣誓的3名士兵,即《紅旗之一》被尤倫斯收藏,而另外一幅放在上海油畫雕塑院。

相比雙聯體,油畫創作中還有另外一種雙胞胎,甚至多胞胎現象,這就是作者完全“複製”自己以往的創作和構圖。最為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2.5億元成交的塞尚《玩牌者》,就是五胞胎作品之一,其餘的幾幅分別陳列于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賓夕法尼亞巴內斯基金會、倫敦考陶藝術學院、巴黎奧塞美術館。美國休斯敦美術館館長加裏·廷特洛表示,“2.5億元成交的這幅作品拋棄了前幾幅中不必要的元素後,回歸本質。”

這種情況在藝術史上非常普遍,梵谷曾畫過十四個版本的《向日葵》等。但是從最終的成交價格來説,其中會有很大的區別。一般來説,如果同類構圖中只有一件流通,其他都被存放在官方機構而暫時不能流通的話,往往會有比較好的拍賣成績。但如果有兩幅或者以上的同構圖作品在市場上流通的話,對於市場來説則會比較挑剔,會用畫家在不同時期構圖處理上,以及畫面的細節上,哪些會使得作品表現更完整、主題更突出,作為評判的標準。劉野同樣在1996年創作的《齊白石肖像》和《齊白石知道蒙德里安》,前者的成交價只有1410萬元,而後者達到了2912萬元。

而在這兩年的當代藝術拍賣市場上,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文化性取代了政治,市場從之前對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等作品符號化的強調,正在向劉小東、曾梵志、劉煒、劉野等繪畫性的強調轉變。當代藝術品的收藏群體往往教育程度較高,經濟實力較強,喜歡當代藝術。他們年齡一般在35到45歲,大多從事信託投資、證券金融、IT行業,有海外教育背景。對他們來説,當代藝術作品不僅價位較低,文化背景也比較容易得到認同。

保利(香港)執行董事張益修表示:“這一季我們明顯感受到市場在擴大,還有收藏家對藝術品喜愛度的增長。在徵集方面,我們這次有徵集到特殊的作品,趙無極、劉野的作品都屬於博物館級的,也有非常好的齊白石的作品,這些都是客戶看到市場好轉之後才肯將作品釋放的體現。”

系統梳理藝術脈絡

首次在香港舉行現當代藝術拍賣的嘉德(香港),此次則圍繞“中西融合探索之路”及“後八九當代主力之確立”兩條中國藝術史的重要線索切入,精心擇選出油畫及雕塑近40件精品。本次的一大亮點,便是對20世紀初期至今以“中西融合”為創作理念的藝術大師們,進行了一次系統性的學術整合。

當代藝術部分則以後八九主力藝術家為核心,陣容強大,涵括徐冰、蔡國強、周春芽、曾梵志、張培力、劉野等。劉野《竹草圖》則更是首次於全球拍賣市場亮相的“竹子”系列作品,最早由紐約著名的Sperone Westwater畫廊于2010年香港國際藝術展中售出,亞洲重要藏家收藏。此作是劉野對“結構性”探索的重要系列作品之一。《竹草圖》用極純粹的色彩,簡練的線條,通過層層的“減法”及“提純”,實現了作品在結構上的成功抽離。同時,畫面在一種平淡的建構中,展現了藝術家所崇仰的尼德蘭繪畫中特有的“時間凝固的無限感”。

中國嘉德油畫部負責人李艷鋒表示:“希望這些作品,能夠在推介中國油畫藝術發展趨向,培養新興購買力量,引導當代藝術市場投資方向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與有益嘗試。”

無論是説“過去行情好,現在需要調整”,還是“現在市場悲觀,但未來充滿信心”,這些説法並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未來這個市場由誰來主宰,這個話題可能對新的收藏家們更有吸引力。他們很想知道,未來的市場到底是什麼樣的。而對畫廊來説,他們很想知道未來到底誰的作品能賣得好。其實這也就相當於問:未來呈現在世界舞臺上的中國當代藝術家是什麼樣的藝術家?

一件市場表現優異的藝術品的誕生,不僅是市場運作的結果,更要有與之相符的藝術史高度和學術價值。這是藝術市場高價産生的基礎和基本動力。從2013年秋拍的市場來看,包括拍賣行徵集作品,從先期策劃便具備了藝術發展史的文脈邏輯、拍品徵集的結構層次,到預展的方式,都更加學術化。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