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中國當代藝術的內在歷史感、現實性及方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9-04 17:08:36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批評家網

文/皮道堅

一,何為“原道”

本文所謂的“原道”是一個從中華文化的立場出發,在當代藝術的創造領域,重新建構現代性的過程。此處之“道”似乎更接近其最原始的含義,即《周易•係辭上》所説:“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中的“道”,而非單純是韓愈所崇尚的儒家“聖人之道”,也非他所批判的老子的“道”。韓愈在他那篇寫于8世紀的十分著名的同名文章中,批駁了當時流行的佛、道學説,而企圖重新建立其儒家學術的權威性。但本文所指的“道”其實涵蓋整個中華傳統文化範疇,或者説是一個混合了儒、道、釋的“道”。它當然也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西方哲學中的形而上學或者邏各斯。它不是什麼別的,它就是“道”本身。它與中國當代藝術的關係倒是可用韓愈《原道》文中開宗明義的那句“由是而之焉之謂道”來説明。因此,此次以“原道”為名的展覽,本身即有回溯中華文化道統的意思。有必要強調,以“原道”作為展覽的主題,主要並非志在揭示出那最後的“道”,而是把“原道”作為一個過程,甚至是一個永恒的過程,這一“原道”過程乃是伴隨著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而展開的。因此,“原道”的目的説到底還是從東方或者中國的角度,對現代性進行思考。它是對傳統文化的“現代性的思考”,也是對“現代性”的中國論述。基於此,“原道”展覽的雄心在於製造一個平臺,以供大家重新思考中國當代藝術內在的歷史感、現實性及方法論,同時也為未來藝術實踐及其論述建立一個開放的新起點。

因此本次展覽意在展示21世紀以來在華人區域的藝術發展過程中,以水墨性、水墨精神和水墨方式為差異性特質的一些東方傳統媒材領域(如水墨、天然漆、陶瓷),以及被植入水墨性、水墨精神和水墨方式的新藝術媒體領域(如裝置、行為、影像等)裏,呈現出的特殊的、不同於西方當代藝術發展的模式,以及支配這些發展的模式的“道”的豐富內涵和面向。

亞洲在20世紀的現代化和都市化過程,事實上是一個潛在的逐漸向西方看齊的過程。中國當代藝術從它發生以來,一直受著“西方中心主義”的困擾。層出不窮的中國當代藝術新概念,實際上都來源於既有的西方現、當代藝術“概念”。這種對西方概念的吸納接受,其原初的動機是殖民主義環境下民族的救亡,但其始料所未及的結果卻體現為在後殖民主義文化環境下,民族文化的衰落和文化差異性的消失。因此進入新世紀,伴隨著知識界對於全球化的思考,人們開始考察歐洲和美洲以外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的不同發展軌跡,反思是否有“另一些現代性”〔another modernities〕存在。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的文化界和藝術界也在思考如何重新定義“現代性”,也有學者試圖用“當代性”的概念來刷新我們對“現代性”的理解。顯然對於“當代性”這一概念學界尚有很多爭議,但是無論是“另一些現代性”也好,還是“當代性”也好,這些思考的背後都包含著一個潛在的動機,即如何使眾多有著優秀傳統文脈的本土性文化訴求重新獲得新的文化位置。由此,人們逐漸意識到,在不可避免的經濟全球化過程中,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媒材的當代化過程和當代性呈現,在這個背景下,將具有特別的“范型”意義。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領域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人們自覺認識到,中國當代藝術應該有自己的“現代性”,中國當代藝術應該與中國本土文化資源發生密切關係。特別是1990年代中期關於“實驗水墨”的討論、以對“水墨性”語言方式的探索為契機,進入到從文化精神方面來深入對傳統資源進行重估、評價和利用。以便從更深層次上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文脈,創作表現當下感受的、有本土傳統文化根源的當代藝術,中國當代藝術也由此而獲得了新的維度。這些維度已在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的諸多實踐中充分展現出來:有利用傳統的媒材表達當下的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也有將水墨性、水墨精神和水墨方式植入層出不窮的新藝術媒材,並以之作為東方文化精神的特殊載體。這些當代藝術作品無論在藝術媒材、藝術理念以及藝術的言説方式上都有著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源遠流長的藝術史文脈、有自己極為鮮明的文化特色,並揭示了當下中國新的價值觀和人文精神。中國當代藝術創作因此而出現新的機運,顯示出勃勃的生機。

“原道——中國當代藝術新概念”展覽即是要展示中國當代藝術中這些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和媒材來進行的視覺創造以及其中蘊涵的文化思考,對199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藝術出現的自身的而非西方性的“邊緣話語”作一次生動和清晰地呈現。展覽主題“原道”的“道”寓意著中國當代藝術對“形而上”精神的追求傳統,因而展覽的實質在於梳理傳統中國哲學思想的當下視覺呈現和視覺轉型。

二,為何原道

如前所述,即使有上述非常豐富和多樣的藝術實踐和試驗,我們仍將“原道”作為一種過程的描述。雖然這個過程的目的是回溯到我們的東方式言説、感知方式乃至社會政治理想。但是這個過程並不是要求回到國粹的文化保守主義或者民族主義的立場。相反,必須強調“原道”的過程事實上是伴隨著傳統文化的現代化而展開的。因此,原道的目的説到底還是從東方或者中國的角度,對“現代性”進行思考。它是對傳統文化的“現代性的思考”,也是對“現代性”的中國論述。

然而關於“現代性”的中國論述,迄今也早已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了。無論是認同,還是批判,甚至認為我們已經探得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內在理路”,有關“現代性”的本土化論述林林總總,不一而足。所有這些皆令我們無法否認“現代性”的深刻影響和作用。不得不説在當代中國,“現代性”依然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而所謂“另一種現代性”或“另類現代性”抑或“當代性”的提出,就是在承認這一影響的事實、特別是在訴諸“現代性”核心(或普遍)價值的前提下,探尋屬於我們自身的歷史和價值面向的包括藝術實踐在內的一種制度、觀念或“範式”。而這也正是“原道”在當下具有其內在歷史感、現實性與方法論意義的真實理由。

從另一方面看,令人遺憾的是無論就學術還是就思想而言,當下中國“現代性”這一概念或話語無論在何角度和層面皆已陷入了一種僵化和板結的狀態之中,其非但開啟不了我們對於歷史和現實的深度體認,反而成為一種制約和障礙。特別是近年來,關於“實驗水墨”、“意派”、“敘事中國”、“文脈中國”、“中國性”及“溪山清遠”的討論皆表明,經由傳統這一視角反思中國當代藝術的歷史演變業已成為一種潮流。然而,很多實驗及其論述都不可避免地流於空疏與表面,更多只是在符號與象徵(反思革命,國家認同等)層面上做做文章,並沒有植根于當代藝術內在的生成邏輯及其異見機制。正是因此,阿甘本(Giorgio Agamben)關於“當代”的追問無疑重新開啟了我們體認、反省歷史和現實的新視域。阿甘本説,所謂“當代”就是不合時宜,是一種與自己時代的奇異聯繫,它既附著於時代,同時又與時代保持距離。確切地説,“當代”是通過脫節或時代錯誤而附著於時代的那種聯繫。在這裡,與其説是阿甘本在定義“當代”,不如説是重新打開了“當代”。這意味著,古今中西之爭固然可以作為一種反思的態度,殊不知這種時空的區隔已經陷入了業已陳舊的現代主義敘事框架中。這也是今天任何以回歸傳統和反思歷史的名義介入藝術創作時常常陷入符號化、圖式化窠臼的因由所在。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傳統文化、知識與思想一直是中國當代藝術實踐的資源、動因和推力之一。曾被認為是現代化制約因素的儒家思想、老莊哲學,現在看來並不與現代化的進程相矛盾。曾經的亞洲四小龍騰飛和當代中國的崛起,已經在經濟領域中證實了這一點。全球化的過程首先是一個經濟扁平化的過程,在此架構下,呈現出不同區域的文化漸漸被同化,文化差異性漸漸被消滅的令人擔憂的趨勢。然而差異是一種美,也惟有保持差異性,才能保持獨立性,才能找到彼此對話的文化平臺。這已經是21世紀全球特別是非歐美國家當代文化和藝術史研究的共識。本展覽將通過揭示中國文化和精神的根脈,來呼喚文化自覺,強調文化差異性,並保持文化歸宿感。重要的是,這種差異性和歸宿感,是由中國當代藝術面臨的自身的“本土”問題而引發,借助任何西方的概念來界定和解決都無異於虛假的安慰,惟有直接用自己的話語來討論我們的問題, 用我們的探索來解決我們的困惑,才能有獲得真正的超越和不斷創新的勇氣。展覽將主要選擇兩岸三地:大陸、香港和台灣的藝術家,以及海外的華人藝術家。大陸、香港和台灣同文同種,在文化上同根同源,都有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資源,天然存在著一脈相承的文化血緣關係,同時在現代化進程中又發展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點:香港華洋雜處,與大陸文化語境有細微差異,也有文化的同一性;台灣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教育,保持了中華文化的特性又具有鮮明的地區文化特色;大陸是傳統文化積澱最為深厚的地區,文化資源豐富,但是經歷了20世紀的革命運動後,傳統文化被重新刷新和篩選。由此差異性而産生的不同文化路徑最顯著的例子是,在所謂“現代水墨”的發展過程中,香港的文化動機在於通過傳統水墨的現代轉型來重新確立在即在殖民文化中的身份;而大陸和台灣則類似,其文化動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延續,旨在通過破壞傳統文化以獲得現代轉換。二者動機相反,但是語言實驗方式卻有某些趨同。因此,我們發現在此情境下,不同的地區文化因為不同的歷史境遇,呈現出不同的語言和趨向,這對於研究 “另一些現代性”的呈現,將更具啟發性意義。事實上,新世紀以來兩岸三地在當代藝術的發展上都有具備上述強調文化差異性,並保持文化歸宿感的,引人注目和耐人尋味的創作實例發生,它們共同的文化追求和本土的文化藝術表達,已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將是本展覽可以成功舉行的重要保證。需要説明的是,重視本土傳統藝術媒介的文化身份和傳統文脈的現代演進,不僅不應導致一種封閉的語言觀,相反更應保持一種開放、多元的語言觀,唯其如此中國當代藝術才能更加彰現出新的活力。水墨、漆藝、陶藝以及裝置、行為、影像和新媒體藝術的內在和外在結合都可能成為既能和當代生活方式、體驗相匹配,又同時具備東方氣質和傳統文脈之意義傳達功能的語言形態。2008年香港藝術館推出的“香港藝術:開放對話”展覽系列,旨在從不同方向探尋香港藝術的發展路徑,提供更多元的藝術體驗。作為這一系列展覽之一,本展覽力圖在傳統藝術媒介和傳統文脈、文化差異性和文化歸宿感的當代呈現等方面進行一些探索,意在為這一“開放對話”的主題添加一個新的維度,讓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的積極利用獲得更為廣泛的認知。

1   2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