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新水墨來襲 熱錢兇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30 11:33:19 | 文章來源: 《藝術商業》
徐累:隱藏在作品之後的徐累,更多的是要傳達出一種態度
徐累《島石》181×131cm 紙本水墨 2012
徐累《守夜者》65×63cm 紙本 2011

6月22日,一場名為"幻象:中國當代水墨大展"的展覽在798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開幕,這場被譽為匯集國內老中青三代當代水墨藝術家的作品大展在開幕之前就吸引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不僅因為參展藝術家名單中有著炙手可熱的徐累、李津、郝量等人,更因為策展人對中國當代水墨的新美學特徵進一步探究和推廣的"野心"。新水墨時代,真的來了嗎?

不得不承認的是,新水墨在近兩年已經成為市場中的一塊金字招牌,它的魔力席捲了一二級市場。201 年中國嘉德逆市推出了"水墨新世界"專場,讓受到當代藝術打擊的拍賣市場颳起了一陣小清新之風;北京保利、北京榮寶隨後推出的"中國當代水墨中堅力量""新人新水墨"等專場更是為無處安放的熱錢找到了新的出口,一時間新水墨的號召力迅速增長,並很快波及到一級市場。2013 年的藝術北京博覽會,眾多畫廊紛紛帶來了新水墨作品,甚至不少畫廊用將近一半的展位空間主推。不少評論家在逛過藝博會後,發出了新水墨將是未來兩年內最熱的話題的判斷。

不過冷靜下來思考,很多人對於新水墨的概念仍舊一知半解,要知道在兩年之前,新水墨還夾在傳統水墨與當代藝術之間苦苦掙扎,是什麼樣的魔力讓它突然得以突出重圍呢?

"新水墨的力量正在壯大,未來如何我無法預測,就像樹長什麼樣,樹是不知道的,但它有根。"這是徐累對於新水墨的認知。1984 年畢業于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的他學習的專業是國畫。學生時期的他喜歡寫意甚于工筆。"臨摹過黃公望《富春山居圖》、龔賢山水等,基本都是寫意的,覺得水墨為上,工筆拘謹。"當時的徐累並不十分愛好工筆畫法,認為三礬九染這些程式化的模式限制了個性的發揮,帶著這樣的叛逆思想,徐累進入了江蘇省國畫院。

新水墨的第一波探索者

1989 年,徐累做為一名年輕藝術激進分子,以實驗繪畫《心肺正常》參加了"89’現代藝術大展"。"那時候認為中國畫的墨守成規與現代性是背道而馳的,必須要打破固有的模式。"在美術史上,"89 現代藝術大展"被認為是把"85 新潮"這個藝術運動推到了高潮,也是20 世紀80 年代中國大陸新潮藝術的階段性終結,其後出現的即是具有反叛80 年代傾向的新藝術現象。在這股新的風潮中,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政治波普、理性繪畫、實驗水墨等多種"另類藝術"都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在這張作品中,徐累把蝴蝶同肺部的病影疊合起來,蝴蝶越是美麗,病症就越嚴重。"表像和本質的差異是一個悖論,我對類似的修辭學問題比較感興趣,也是文學、戲劇、詩歌中常常牽涉的內容。在學校的時候,我對它們的興趣要遠遠大於繪畫。"回想當年,徐累認為這種"不務正業"的行為給他今後的發展提供了深厚的積累。對於市場先行的概念,今天的他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已經做了20 多年,以前基本上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倒是通過十多年前中國嘉德的一次拍賣後,引起了許多關注。因此我也感覺到,對於藝術的價值判斷,市場比學術更敏感。"

這場一定程度上改變他命運的拍賣,發生在2001年。這一年他的作品第一次進入到中國嘉德的拍賣中,但這幅名為《海上花》的作品究竟應該歸屬到那個部門拍賣,當時卻是一個難題。説是紙上作品,但並不符合習慣中的中國畫模式;放在油畫和雕塑中,顯然媒材又不銜接。在徵求藝術家本人的意見後,嘉德油雕部主管決定在油雕專場中大膽嘗試這種當代藝術的新品類,呼應板塊中林風眠、吳冠中的紙本作品。就這樣,徐累作品在嘉德的第一拍以4萬元的價格成交(該作品在2006年紐約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專拍中以10萬美元再次成交)。當時的人們不會想到,就是這樣一幅"不倫不類"的作品,讓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有了新的風向標,也成就了新水墨市場的雛形。

國際拍賣巨頭盯上新水墨

“其實香港蘇富比一直在關注著中國新水墨市場的發展。很早之前,蘇富比的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就找我商量過舉辦新水墨專場的事情,只不過國內的拍賣公司近水樓臺先得月,把很多事情做在了前面。”徐累説。

在已經錯過了一波行情之後,2013 年的春節剛過,國際的兩大拍賣公司蘇富比和佳士得就不約而同地在美國紐約舉行了新水墨的展覽,借著“紐約亞洲藝術周”的高漲人氣,兩家拍賣行在這裡進行了新水墨國際市場的第一輪角力。

首先開場的是佳士得私人洽購部舉辦的“閱墨——中國當代水墨畫展”。此次展覽是佳士得首次在紐約舉辦私人洽購中國當代水墨展覽,參展的25 件作品來自劉國松、李華弌 、劉丹、谷文達、徐冰、楊詰蒼、秦風、鄭重賓和邱志傑9 位傑出的當代水墨藝術家。透過一系列藝術家的作品,佳士得邀請觀眾一同探索新水墨的當代面貌和多元展現。

接下來的3月,輪到蘇富比大展拳腳了。在紐約總部新成立的畫廊中,開幕展覽就是被命名為“水墨”的當代水墨展。蘇富比資深顧問龍美仙策劃了此次活動。這位在美國收藏圈擁有極高聲譽的資深顧問,對中國當代水墨的關注和交易履歷已經超過20 個年頭了。在她看來,中國當代水墨畫家使用的雖然仍是傳統繪畫技巧,繪製出的卻是符合時代特色的新水墨世界,因而會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為了配合銷售,蘇富比此次還特意安排了一場學術講座,演講標題是《水墨:為什麼我們現在應該關注?》。龍美仙給出的建議是,現在當代水墨作品的價格比較合理,從收藏角度來説,是買入的好時機。結果也非常令主辦方滿意,秦風、劉丹、李華弌、李津、谷文達等14 位水墨藝術家的45 件作品在正式展出前就已全部售完,價格從8000 美元到100 萬美元不等。

可以看出在國際拍賣市場中,蘇富比和佳士得同時使用了當代水墨這一提法來歸納大陸市場討論的新水墨概念,這可以從他們確定的藝術家名單中清晰地看出。同時用私人洽購與展覽而不是拍賣專場的形式來介入,似乎也説明瞭兩家拍賣行對於這一板塊的試探態度。兩家拍賣行對這一板塊歸屬的劃分也很有趣,蘇富比官方網站上把這次展覽的相關專家部門分到了中國瓷器及工藝品部,而佳士得則是決定在原有的古代書畫和近現代書畫類別之外加入中國當代水墨。這或許説明瞭國際市場對於新水墨板塊與中國當代藝術板塊的一些區分。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