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買中國當代藝術品正當時?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17 10:51:27 | 文章來源: 華爾街日報

張曉剛在他北京的工作室裏

巴塞爾藝術展5月23日將在香港首次展出,這是對中國藏家日益上升的國際地位的一種認可。

據歐洲藝術基金會的數據,去年中國藝術品和古董的拍賣和畫廊銷售下降了大約四分之一,顯示中國藏家變得更為謹慎和成熟。

全球幾百家畫廊下周將到香港來推他們最喜歡的藝術家,但投資者要謹慎從事。因為要從藝術市場掙錢很不容易,投資者的口味變化常常難以琢磨,而且這個市場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價格不透明和流動性不足。

過去一年,就算是最負盛名的中國當代藝術家的價值也有所下降。根據Artprice網站的數據, 在2011年7月到2012年6月間,畫家曾梵志作品的拍賣成交額同比下跌了15%。他最出名的作品“面具系列”,反映了在現代中國社會,人們常常隱藏真實情感。

另一位中國著名畫家張曉剛,他因在刻板的照相館黑白老照片上加入突兀的紅色色塊的“血緣系列”而為人所熟知。在2011年7月到2012年6月間,他作品的拍賣成交額也同比下滑了三分之一左右。藝術家和股票不一樣,我們很難畫出他們每天身價到底多少的曲線圖,但通過拍賣成交額起碼可以表現市場的大致情況。

有時,欣賞口味的變化和過度曝光都會有損一位藝術家的價值,就像海外奢侈品大品牌在中國的遭遇一樣。還有一點是中國政府對於送禮文化的打擊,讓把藝術品作為禮品的“雅賄”行為現在有所收斂。

對於藝術愛好者來説,價格調整是個不錯的入場機會。但進入市場之前,投資者必須確保他們不會犯之前同樣的錯誤,比如沒有做足夠的功課,還有把藝術品當成金融資産。

瑞銀財富管理藝術品顧問服務中心的負責人Patricia Amberg説:“藝術品不是合適的投資標的,因為收藏體現的是愛好和傳承,把它作為一種投資品不僅有問題,而且也對收藏本身也不公平。”

藝術品世界的進入門檻高,這讓人感到又迷惑又喪氣。這裡多的是不公開的派對,作品也不總是賣給出價最高的人。藝術品交易的價格常常不公開,也不透明。公眾可以得到的唯一資訊就是拍賣的結果,這些數據常常用來顯示藝術品市場的波動,但實際上它們只代表了市場很小的一部分。

藝術品的交易成本非常高。畫廊一般把價格標高30%到50%作為佣金,而拍賣行對於價值10萬美元以下的作品,收的佣金可以高達25%,賣家也不得不付出最高20%的佣金。藝術品市場流動性也不夠,只有很小一部分的藝術品有真正的二手市場。畫廊很少會把它們賣出去的作品再收回來,也只有小部分藝術家能夠進入拍賣行的殿堂。

就算拍賣行也不建議人們為了投資來買藝術品。他們的建議是買可以承受範圍內的最好的藝術品。這就意味著藝術品更像是消費品。蘇富比中國當代藝術品拍賣負責人林家如認為:“應該買喜歡的作品,如果能夠帶來利潤,那就更好。特別而又少見的佳作,有歷史意義和藝術特質的作品總會受到歡迎,它們相對而言更能夠有保值的潛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