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經濟疲軟時代裏的藝術市場:投資與回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11 09:58:59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出身”的力量

2007年,在蘇富比拍賣行,羅斯科的作品“White Centre (Yellow, Pink and Lavender on Rose)”(1950)充分證明了“出身的力量”。該作品曾屬於大衛-洛克菲勒的收藏。由於拍賣收益將用於慈善,所以洛克菲勒同意拍照並刊登在Art+Auction雜誌上:該件拍品成交記錄為7280萬美元。第二天晚上,佳士得拍賣行也賣掉了一幅品質相當的羅斯科畫作,最終以2990萬美元成交。阿奎維拉畫廊老闆、佳士得拍賣行印象派及現代藝術部前負責人Michael Findlay所著《藝術的價值》一書中指出,像這種“出身”的作品是十分罕見的,他認為“如果一件作品足夠偉大,對出身的考量也不是必須的,它為藝術品的價值加分不少,因為買家會對名氣大的作品炫耀幾分。”

“多胞胎”、“獨生子女”“藍籌股”誰更受寵

獨一無二的藝術品不一定就是“紀錄專業戶”:截至目前,上拍拍賣行的三幅頂級作品均為系列作品。2010年2月,賈科梅蒂的作品“Walking Man I”(1960)在拍賣行以6500萬英鎊(合1.043億美元)的價格成交,而該作品僅為8個版本中的一版。3個月後,畢加索創作于1932年的“裸體,綠葉,半身像”拍出了1.065億美元。今年5月,愛德華-蒙克的《吶喊》(1895)一舉成為藝術品拍賣史上最貴的拍品,成交價格高達1.2億美元。當然,這一幅《吶喊》還有其他三個版本。

儘管《吶喊》有四個版本,但是其他的版本不是在公共博物館就是沒有流入藝術市場。Findlay認為:“供需關係影響著買家抬高價格,莫奈的‘乾草垛’有很多,但是想買到其中的一幅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因為所有版本都收藏在藝術機構中。”“限量提供”的藝術品助燃了藝術市場中的巨大需求。“如果一件藝術品存在私人藏家手裏,至少需要30年時間才能完全融入市場流通中,並且這種供需關係能夠在市場中起到推動作用。

由於其他投資項目一片混亂,藍籌藝術品就成了新寵,且發展勢頭迅猛。在巴塞爾藝博會上,格雷畫廊的老闆Andrew Fabricant警告説:“藝術品的流動性更加靈活便利,也能通過不同貨幣進行交易。”然而,本傑明-曼德爾警告説:“儘管藝術品中的藍籌股被看作是投資的‘第二天堂’,但從長遠趨勢考慮,他們的表現遠不及其他門類投資市場。”

藝術品投資與回報

藝術價值投資很難有跡可循:藝術市場包含了一系列的細化市場,每一類都有自身特點。然而,根據公共拍賣數據分析,曼德爾發現“藝術品的長期回報特點並不符合好的投資項目的定義——平均回報率偏低,大概為2%到3%,而且這種投資回報的不穩定性頗高。”他認為,藝術市場其實可以用“炫耀性消費”的理論來理解。“藝術品交易不僅僅包括作品的品質和價格。如果一件作品挂在墻上,就會有買家産生‘消費衝動’。他們也能從付錢這一行為上獲得滿足。”

曼德爾極不情願的對藝術市場未來發展做出預測,但是不得不説的是“如果貧富差距逐漸加大,那麼你或許應該考慮在高端市場尋求利潤突破。從另一個方面説,如果你希望通過購買藝術品來保障在其他資産投資上虧錢,一旦全球經濟恢復正常,這種趨勢是否會影響自身發展就不得而知了。”

必須考慮的是,地域繁榮與藝術市場積極發展之間存在著緊密關係絕對不是一個新現象。1990年,日本報業大亨Ryoei Saito豪擲8250萬美元在佳士得拍賣行買下梵谷的“加歇醫生畫像”(1890),相當於現在的1.45億美元,也就是説,這是當時在拍賣會上最昂貴的藝術品。上世紀80年代末期,日本一批新藏家促進了藝術市場的繁榮。到了1991年,由於日本房價的全面瓦解,藝術市場的發展腳步突然停滯,原本根深蒂固的藝術市場進入衰退期。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