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數年裏,我們看到,文化産業從冷清逐漸走向火爆,藝術市場也跟著清風直上,原本百萬元就是天價的藝術品行業,價格突破千萬的作品已經不知其數,某些作品已經過億甚至接近十億。形式不能説一片大好,也是欣欣向榮。
那麼作為“國、油、版、雕”傳統四大藝術品種之一,版畫市場會火嗎?不好籠統地作出回答,因為作為藝術市場的一個分支,它的發展需要具體進行分析。
就版畫市場的現狀來看,迅速發展但仍有很大空間。在今天的798藝術區,我們可以看到大量專職銷售油畫、國畫、雕塑甚至影像、裝置藝術的畫廊,而以版畫為主要經營目標的只有一兩家。
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大多數畫廊都在將版畫作為副産品進行銷售。並且相比于原創版畫,名作的複製版畫更為普及,市場形勢與價格都更好。而在拍賣市場上,版畫的價值認可度則要差一些,大的藏家、投資人與機構還是將目光放在國畫、油畫方面。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當然不是版畫的藝術價值低於其他種類。版畫市場面對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版畫的“複數”性特徵帶來的問題,可複製性的特徵讓大眾對版畫藝術價值的認知産生了疑問:在他們看來可以被複製作品,它的價格與價值無法得到保障。另一個是技術與規則層面的問題,如部分版畫製作的粗糙、定價不清晰以及版數限制的不明確。
但版畫行業內的規則缺失,其實也是藝術圈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頒布、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行業自身的調整,這個問題正在逐步解決。至於“複數性”,則是因為中國社會審美教育的缺失以及行業宣傳力度不夠造成的,這個問題在西方社會早已解決。
由於良好的文化基礎,版畫在西方是收藏領域的“入門級”階梯。不僅大藏家、機構,就是普通市民對版畫都有大量收藏,因為相比較油畫,版畫的數量以及價格適合於大規模的傳播與推廣。
據三版工坊的滿開慧女士介紹,在德國一個城市都會有十幾家製作版畫的工坊。莫裏迪阿尼、培根、畢加索等名人版畫,在西方中産家庭中普遍可見。
至於藝術價值層面,原創版畫不用多説,作為藝術的一種門類,它擁有悠久的歷史,各大院校都有相關專業。而名作的複製版畫存在,則是因為原作價格高和數量少,導致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擁有。而它的複製版畫可以變為99張(一般行業的標準),價格則變為原來的百分之一,這樣價格下去了、數量增加了。並且相比圖冊,它擁有藝術家的簽名和限量的生産,更具有裝飾、收藏與教育的價值。
這對今天富裕了的國人提高生活品質和民族文化修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日本著名版畫家鹿取武司就曾説。“版畫是現代社會的一面鏡子,如果側耳傾聽其中表達的資訊,就能感受到時代的心聲。”
可喜的是,近年在社會相關機構的大力推動下,目前版畫市場在北京、上海市場已經逐漸接打開,並且因為價格低、空間大,它已越來越被視為一塊投資的黃金地。藝術市場研究者趙力説道,“當下正存在這樣一個契機,油畫高速增長,但是版畫卻沒有,仍然很低,版畫在當代藝術中所起的作用沒有被意識到。”
但也因此“在當下藝術市場從小眾向大眾領域擴散時,公眾對價位的選擇上版畫具有明顯優勢”。顯然,趙力的分析是準確的,在整體環境越來越好的狀態下,我們可以預言版畫的市場將會越來越紅火,雖然它仍然擁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