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佳士得——薑還是老的辣!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3 19:25:40 | 文章來源: 《NO ART》

首先要聲明一件事情,以下寫到的藝術家,並不是對藝術家個人的評價,只是站在買家的角度對項目的討論,對市場的公正分析,我們用藝術家的名字只是對此投資項目的同名簡稱,並無對藝術家本人及作品有任何惡意的評價,同時讚美某些同名的藝術家項目,也不是讚美藝術家本人,都只是一個代號而已,所以藝術家看到這篇文章既不要高興得太早,更不要罵我們亂寫,一切都只是一場生意而已。

王沂東、趙無極帶來港臺內地的審美差別

香港佳士得一直以來都是拍賣的風向標,也是這個時候,圈子裏的朋友也會集體聚集在香港,喝著港式奶茶、吃著叉燒飯,等待著拍賣的開始,11 月27 日晚上7 點30 分,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20 世紀藝術夜場開始,整場的觀眾足夠多,很快就沒有了座位,比起國內剛剛結束的誠軒、嘉德現當代拍賣,觀者人數還是多了很多,對於圈內行家來説,最重要的是看有沒有新買家加入市場,從現當代夜場來看,新近的大客戶並不多,幾件作品的高價仍然是沒有懸念地被猜中,第一件王沂東《山裏的新娘》,好像近幾年在國內拍賣市場上見過,這張作品比起剛剛在嘉德《遠方來信》要好一些吧,畢竟畫了兩個人,但是價格懸殊很大,這件山裏的新娘有些冷場,很快就到700 萬港幣停止,比起國內王老師的火爆行情,這件作品算是一件揀漏吧。同時也能看出國內與港島的審美差別,越是國際化程度高的地方看起來對王老師的作品越是沒興趣,我可不是説王老師的作品土氣,玩笑話而已。

經濟危機之後,寫實畫派在國內頗為流行,可是在國際市場上就完全沒有光彩,所以我正在勸我們西北的新進場藏家,不要花大價錢買王沂東的作品,如果要投資還是要買可以全球通行的流通性更好的作品,比如李松松、曾梵志等,這樣説,真的不是説王老師的作品不好,只是站在某個投資的角度而言。接下來的趙無極《教堂風景》以 1600萬港幣落槌,趙無極的項目看來是港臺朋友們的專長,搞不清都是誰買的,但是這樣的高價在國內就不一定能有人接手,這也是審美差別造成的,挺有意思。常玉帥哥的《青花盆與菊》早就被大家預料會出現高價,但是最終以 4700萬港幣落槌,這個電話委託是誰呢?大家並沒有做過多的猜測,因為這畢竟不是國內買家的菜,但是常玉的作品是公認得好。但是常玉的另外一件《玫瑰》就在底價內流標了,沒有辦法,孰好孰壞一看便知。朱銘不是我喜歡的藝術家,但是在雕塑市場,當然是頂級的項目,第一件朱銘《掰開太極》就以 850萬港幣落槌,真是對不起大家,我看不出來有什麼好,我越來越覺得,藝術市場有的時候和藝術沒有關係,只是一場生意而已。朱銘的市場穩定,已經有太多的買家從這個項目中賺錢,利益團隊的隊伍越大,這個項目就越受歡迎。

以及長江商學院的朋友,成功脫離藝術圈,擠入了時尚圈,曾梵志有今天的時尚地位,一定要好好感謝時尚悍女蘇芒,果不其然,夜場的當天下午,八姨太就不小心在太古廣場看到了曾老師和蘇女士在愛馬仕店裏購物,不知道誰會為誰買單呢?估計是曾梵志埋單,因為夜場當晚曾梵志在香格里拉宴請答謝他的買家戰士,顯示自己大方的為人處事之道。抓緊時間聊到正題,佳士得這件曾梵志的《面具系列》,畫面中共出現 3個人,算是難得的《面具系列》作品,果真一開場,大家就像醒了一樣,很快就到了 2000多萬,瀟灑的華宇舟出到了 2600萬,可是不神秘的電話委託緊跟著出到了2700 萬,這樣的花錢方式無疑就是王薇了,另外一件《人像》作品也以800 萬港幣落槌,目前曾梵志每一個系列的作品都有過800 萬元的,這對於符號藝術家來説算是全面勝利,比起讓人有些審美疲勞的F4 來説,二劉一曾(劉野、劉煒、曾梵志)成了市場的新寵。薇姐隨後又出手以800 萬港幣拿下了展望的《假山石NO.131》,這件大家覺得有點高了,不過創下了展望目前最高單價成交記錄。比起王薇的高調出手,另外一位大買家就是華宇舟,作為天衡拍賣油畫部主管,一直就是大手筆購買藝術品,這場拍賣華總買到了王廣義《大批判 -物質主義藝術》、村上隆、《Dragon Dob》、寺岡政美的兩件作品。

余德耀越來越讓人看不懂

到了剛剛創下天價的張曉剛項目,好像沒有什麼激動的,在這個項目上,目前最興奮的常玉《青花盆與菊》油彩纖維板 123.5×93.6cm 1950 就是余德耀吧,5000多萬的真金白銀買下了一HK$53,300,000件張曉剛,不僅把劉蘭 PK下去,也重新獲得了當代藝術圈的藏家地位,交足了學費的余先生變得越來越聰明,也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佳士得這件張曉剛《草原組畫:晚風》最終也被王薇以 470萬港幣落槌,這倒是一件不錯的選擇。岳敏君的項目到來,也沒有驚起什麼千層浪,這兩件作品都是畫面賣相很好的岳式作品,兩件作品都成交順利,比起岳式風格火爆時,價格還是跌了至少40%,第二天的日場中,三件岳敏君都流標,客觀地講,不是岳老師畫得不好,只是被消費告一段落而已。最後一件作品是毛旭輝的作品《‘92家長》,據説這件作品是毛旭輝當年捐給某機構的作品,所以尺寸比較大,華宇舟出到了 900萬港幣,但是薇姐勢在必得,拿下了這件很重要的作品,同時薇姐也結束了佳士得的夜場,讓大家可以去酒吧聚會侃大山了。據説,下午六點以後,人的內鈦非分泌最旺,這就是傳説中的興奮因子,夜場的交易總是帶來高價,也許和生理因素有點關係。第二天下午的現當代日場,顯然平靜了很多,第一件拍品是余友涵的《毛主席》,這件政治波普的作品,也被王薇一舉以 510萬港幣落槌拿下,以填充自己的紅色經典收藏,第二件余友涵《邁向繁榮》被余德耀一家高調地舉走,于先生突然很學術地買起了余友涵,似乎周邊的軍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接下來劉大鴻的兩件作品都價格高昂,當然還是出自我們華總的筆下。

日場中很會淘寶的藏家

曾梵志《憂鬱的人》出現在日場,但價格也不低,被露露陪同的滬籍買家以 860萬港幣拿下,算是相當的划算的投資。劉煒日場中四件作品都不錯,我最喜歡《花兒》冊頁,充滿了男性荷爾蒙的味道,雖然劉煒是出了名的花心,但是好像非常爺們,果真這件精品被華宇舟以 240萬港幣買走,相當明智的選擇,劉煒的潛質還有待挖掘。

在場的兩位重要買家,台灣的史哥和馬來西亞的陳書禮,在日場也都有不錯的收穫,史哥拿下來了價格非常優惠的張曉剛《無題》,陳書禮以極低的價格80萬港幣悄悄買走了劉野的《自畫像》,陳總高興地用 Iphone4展示著自己關於劉野的戰利品,這件新近的《自畫像》也很快輸入到了他的 Iphone4里,陳書禮這兩年瘋狂地購買劉野,看來是真心喜歡劉野的作品。看完這幾個項目,大家紛紛離席出場喝水、放水,佳士得要想留住國內的買家,就不要把日韓的藝術家和國內的藝術家摻和在一起,因為國內的買家不論是精力和審美都不能去掌控那麼大的範疇。

佳士得現當代部分幾乎就這樣了,作為一位資深藝術記者,我只有一句話想提醒藝術家,早年為了換錢畫的爛作品,日後只能換來市場“杯具“,要想以後都能在市場站穩腳跟,不一定非要控制量,但一定要控制質。這句話似乎直指二線藝術家,兩年來四季的市場證明,當代藝術的二線藝術家幾乎全軍覆沒,未來對他們似乎很殘酷,他們必須和比自己小十多歲的80 後同時站在一個起跑線上,有些藝術家甚至要和自己教過的徒兒們、徒孫們共同奮戰在市場上,藝術市場真的很殘酷,不會因為友誼、愛情、師生情留下半滴同情的淚。

香港佳士得今年拍賣也是相當的熱鬧,今年的秋拍再次見證了亞洲買家不容小覷的錢袋,佳士得今年的各個排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到 12月 1日總計成交金額約有 25億1千6百萬。其中在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 20世紀藝術晚間拍賣中共有六件作品破千萬,7件拍品創下了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包括常玉、余本、王廣義、展望、毛旭輝、日本藝術家高野綾和宮島達男。吳冠中、曾梵志等一線藝術家的作品更是大家爭搶的目標,看來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市場不是一般的穩啊!中國近現代畫一如既往的保持了它的魅力,共有五件作品破千萬,其中傅抱石的《琵琶行》以七千多萬的高價成為了佳士得中國近現代畫的魁首。曄兮如華—葛沃得珍藏禦制瓷器以及妙色瑩然—舒思深伉儷珍藏宮廷禦制藝術精品這兩個場次也讓眾買家覺得不虛此行。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