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翰海2010秋拍圓滿收官 總成交超過19億元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3 19:17:14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翰海2010秋拍現場
 

翰海2010秋拍于12月12日圓滿落下帷幕,2800余件拍品總成交超過19億元。32件拍品成交過千萬。徐悲鴻寫實巨制《巴人汲水圖》以1.71億元成交,刷新徐悲鴻作品拍賣最高價,打破近現代書畫作品拍賣紀錄,同時創下中國繪畫拍賣成交世界紀錄。

徐悲鴻《巴人汲水圖》1.71億元成交

刷新中國繪畫拍賣成交世界紀錄

12月10日,翰海2010秋拍首日,下午舉行的慶雲堂近現代書畫專場中,被譽為今秋近現代書畫市場最大亮點之一的徐悲鴻寫實巨制《巴人汲水圖》以1.71億元成交,刷新中國繪畫拍賣成交世界紀錄。

徐悲鴻《巴人汲水圖》創作于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是一幅真實記錄民眾階層生存景象的藝術珍品,被譽為徐悲鴻最具人民性和時代精神的代表作。

作為中國傳統繪畫走向現代的開篇之作,徐悲鴻《巴人汲水圖》無論在其個人藝術生命中還是中國現代藝術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此作一經推出,即受到藏界高度關注。拍賣現場座無虛席,人數之多幾近佔滿現場全部空間。《巴人汲水圖》以3500萬元起拍,引起競投熱潮,有買家直接出價6000萬,即刻就有 7000萬報價緊跟,不足1分鐘,價位突破億元大關。此時,有3位委託和2位場內買家以百萬為階梯展開激烈競爭。一家報價,其他幾家即緊追,一時難分伯仲,將競爭帶入白熱化。到1.3億時,買家出價漸趨謹慎,所有人屏息靜候,膠著至1.4億時,場內出現新的競爭者,現場情緒再一次被調動。經過30余輪競爭,徐悲鴻《巴人汲水圖》最終以1.53億元落槌,加之佣金,成交額超過1.71億元,刷新徐悲鴻個人作品拍賣紀錄,打破中國近現代書畫作品拍賣紀錄,同時創下中國繪畫拍賣成交世界紀錄。

徐悲鴻是中國現代美術史最著名、最為傑出的藝術家之一。八年抗戰時期是徐悲鴻藝術創作的盛期,他用“以藝術為人類申訴”的準則作畫,留下諸多傳世名作。此件《巴人汲水圖》即是其中之一。畫作構圖匠心獨運,高300cm,寬62cm,頗顯細高。但其懸挂起來,確與嘉陵江的百丈懸崖相一致,凸顯場景的陡峭、驚險。畫家以融合西洋畫法的豐富藝術表現,將蜀地人民傳統汲水的宏大場面,分解為舀水、讓路、登高前行3個段落,描繪男女老幼不同動作的7個人物。整個畫面突出物像神韻,勞作的繁重,汲水的艱辛,呼之欲出,令人不忍目睹。

作品主題思想深刻,意義深遠。徐悲鴻把個人、民族、時代、藝術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甚至把自己融於民眾之中。畫到站立在讓路石上穿長袍青年的頭部時,竟然繪上自畫像,使得作品具有特別強烈的吸引力,意境雋永深長,畫外之意,發人遐思。

通過《巴人汲水圖》,徐悲鴻完成為黎民寫照的歷史使命,實現中西繪畫相融合的宏大抱負。在內憂外患、戰亂頻仍的時世環境中,《巴人汲水圖》以極具成果的現代精神的寫實,激發民族精神,讚頌民族氣節,實現了藝術性與現實性的完美結合,産生無可比擬的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

無論藝術成就,現實意義以及民族精神的再現,《巴人汲水圖》均達到相當的高度,被公認為徐悲鴻國畫創作中現實主義作品的開篇之作,落定為中國現代現實主義國畫創作的最佳範本。

慶雲堂書畫業績突出 總成交3.64億元

作為當下熱點板塊,中國書畫的行情與走勢備受業界矚目。此次秋拍,無論從到場買家、辦理號牌人數以及現場競價情況來看,均呈現超出以往的市場關注度。特別是慶雲堂書畫3個專場,競價激烈程度,超出大多數參與者的預期,許多拍品在超階梯的高幅加價中,輕鬆躍過百萬,8成拍品達估價數倍以至十數倍成交。張大千、李可染、齊白石、傅抱石等名家精品均高價成交,中小名家作品同樣超出以往行情。慶雲堂扇畫110余件拍品,總成交額超過3000萬,成交率達98%。 慶雲堂近現代書畫專場總成交3.64億元,徐悲鴻《巴人汲水圖》以刷新中國繪畫拍賣世界紀錄的1.71億元成交價摘取桂冠。另一件徐悲鴻作于1945年贈葉淺予的《白馬圖》以1680萬元成交。慶雲堂古代書畫專場,吳彬《倣黃鶴山樵山水》以2016萬元成交。良好的成交業績體現中國書畫依然是市場關注度最高的板塊之一,精品的上升空間被普遍看好。以上乘品質和清晰佐證享譽拍場的慶雲堂書畫,品牌效應進一步彰顯。

文物公司五十週年慶典夜場 獲4.38億元成交佳績

12月11日晚,翰海秋拍最受關注的專場之一“北京市文物公司五十週年慶典夜場”以4.38億元總成交額圓滿收槌,成交率達100%。15件拍品成交過千萬,朱耷繪畫藝術的經典之作《孤禽圖》以6272萬元摘得成交桂冠。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的鄭燮《雙松蘭竹圖》以3360萬元成交,超估價數倍。“清乾隆 禦制長壽多子圖百寶嵌紫檀框挂屏”以2296萬元成交。拍賣業績呈現,存世稀有、遞藏清晰,具有代表性和重要價值的典藏級文物備受市場追捧。精珍資源的稀缺和限制性流通,促使高端拍品的爭奪愈顯激烈。買家對精品行情的持續看好,進一步推升市場空間。

今年恰逢北京市文物公司成立五十週年,為表慶賀,翰海于秋拍特別設立夜場拍賣。此專場得到海內外藏家大力支援,提供重要收藏以襄慶典。夜場精選拍品50件,品類涉及古代、近現代書畫、玉器,古董珍玩等,不僅突出珍貴品級,更著重以學術資源呈現文物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此場拍賣珍品鹹集,來源清晰、著錄翔實,備受藏界矚目。作為文物公司五十週年慶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文博界、各省市文物店、商家的高度關注。拍賣現場座無虛席,後場及兩側的通道被站立的客人幾近佔滿。每件拍品一經推出,即刻便引起競價熱潮。買家勢在必得之心更是令專場多件典藏級文物創下驕人業績,競價過程亦十分精彩。

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的朱耷《孤禽圖》,整幅畫面繪孤禽一隻,一足站立,無著無落,空靈寂寥,是八大繪畫藝術的經典詮釋。此作1500萬元起拍,經過場內及委託多位買家十數輪激烈競投,最終以6272萬元成交,摘取本場成交桂冠。

此外,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的鄭燮《雙松蘭竹圖》以900萬元起拍,3360萬元成交,超估價多倍。乾隆帝御筆《濯足圖》以2576萬元成交。張大千臨敦煌佛像繪畫中的經典之作《南無觀世音菩薩》以1926.4萬元成交,同獲佳績。

清宮舊藏品,乾隆禦制百寶嵌的巨制“清乾隆 禦制長壽多子圖百寶嵌紫檀框挂屏”以數倍于估價的2296萬元成交。存世稀微、珍罕“明嘉靖青花五彩魚藻紋蓋罐”2352萬元成交。乾隆四十五年初遷直隸總督的袁守侗,虔敬恭造呈貢皇帝的珍品“清乾隆暗刻填金《禦制十六羅漢讚》玉冊”1904萬元成交,均為本場亮點。

古代書畫 對應歷史坐標 持續精品行情

12月12日,翰海秋拍最後一日,進行中國玉器、古代書畫、金銅佛像、清代宮廷模式藏傳佛教造像、華酈館珍藏犀角以及古董珍玩專場的拍賣,總成交超過6億元。

古代書畫專場總成交2.1億元。書畫收藏大家王季遷舊藏的倪瓚《霜林湍石》以4368萬元成交。黃溍《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為現存年代最早的黃公望原作臨本,以3360萬元成交。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的沈周 《秋林小集圖》2240萬元成交。《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的徐元文《感蝗賦》2016萬元成交。本場成交顯現,古代書畫因持續的上升行情,依然是當下備受矚目的版塊。珍品存世的精稀,令拍場的角逐更顯激烈,高端拍品與一般流通品的價格空間差由此進一步拉大。

書畫收藏大家王季遷舊藏的倪瓚《霜林湍石》,為名垂畫史、備受推崇的“元四家”之一倪瓚十分罕見的逸品佳作。流傳有緒,著錄翔實,明張醜《清河書畫舫》、清代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五十等皆有記載,是公認的倪瓚最重要作品之一。拍前即備受藏界矚目,此作3000萬元起拍,得到場內及委託積極響應,引發買家競價熱潮,最終以4368萬元成交。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被公認是我國繪畫藝術中的瑰寶。此次推出的黃溍《臨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為現存年代最早的黃公望原作臨本,藝術效果可與原作媲美,被收入多部著錄,並有清代高士奇、民國張大千、吳子琛、陳定山等人題跋。此作經拍賣現場數輪競爭,以3360萬元成交。

沈周 《秋林小集圖》為其晚年力作,畫風老辣,畫格清蒼,殊為難得,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以2240萬元成交。

《石渠寶笈三編》著錄的徐元文《感蝗賦》命意深刻,風格獨特,具有重要的歷史與文物價值。後附康熙至光緒年間名士題跋20余通 流傳脈絡清晰。此賦記載于曹寅《楝亭集》是目前僅見的曹寅題跋的作品,為研究“紅學”的重要史料。拍賣現場,徐元文《感蝗賦》800萬元起拍,在場內及委託多位買家十數回合激烈競爭下,以2016萬元成交。

清皇氣度 折服市場 經典佳作 彰顯造像藝術價值

金銅佛像兩個專場160余件拍品共成交1.5億元。“行願之緣—金銅佛像”集合西藏、內地、尼泊爾、印度等不同地區各時期代表性的宗教藝術作品。“十四世紀 西藏地區 銅鎏金寶冠釋迦牟尼造像”以1064萬元成交。“清皇氣度—清代宮廷模式藏傳佛教造像”專場推出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造像20件,成交率達90%。徵集自海外的“清康熙 大成就者嘎巴拉造像” 是一尊標準的清康熙宮廷造像,體型高大,約73公分。本件造像以1792萬元成交。“清乾隆 銅鎏金黃財寶天王造像”做工精細,銅質厚重,鍍金明亮,是目前所見到的最大的清代財寶天王造像,以1545.6萬元成交。“清康熙 銅鎏金無量壽佛造像”時代風格鮮明,做工精美,品相極佳,流傳有序,以1344萬元成交。“清康熙 銅鎏金綠度母造像”為典型的清康熙宮廷造像,以1120萬元成交。

“華酈館珍藏犀角”專場 30件拍品成交7891萬 單品均價超260萬

“華酈館珍藏犀角”專場,30件拍品悉數成交,總成交額7891萬元,平均單品成交價突破260萬元。材質與工藝突出的犀角雕精品尤受關注,佳績頻出。清 犀角雕“洗桐圖”杯雕工精湛、風格雅致,殊為罕見,400萬元起拍,716.8萬元成交。工質俱佳,構思巧妙的清 “連科及第”水注為“一把蓮”式犀角雕的經典佳作,以700萬元成交。“清乾隆 饕餮紋螭龍耳杯”紋飾繁複,琢刻生動,格調古樸,以627.2萬元成交。此外,清 17世紀 犀角雕《牡丹亭》詩文杯 425.6萬元成交;“明末清初古木藤蔓紋杯”392萬元成交,亦為本場成交佳品。

犀角雕刻作為工藝史的珍貴品類,市場曾過低估值。隨著史學價值,尤其材質珍稀度的類比,引入市場評估系統和意識。對於犀角材質與工藝雙重價值的衡量,使之行情回歸史學坐標。

本場拍品來自海外著名藏家歷年存藏集珍,專場品質、規格均堪稱近年少見。三十件明清時期犀角雕年代精準、雕工上乘、材質俱佳。拍品來源清晰,遞藏明確,諸多佳作為知名藏家舊藏,更顯其品級不凡。拍賣現場,無論到場藏家人數,競價過程及成交結果,均體現市場對犀角板塊的高度關注與吸納力,對稀珍資源的競爭熱度不減。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市場優質資源的日益稀缺與犀角器、原材料的流通限制,犀角雕板塊的上升行情還會持續。翰海秋拍推出的“華酈館珍藏犀角”專場,其高端品級與規模,充分顯現犀角雕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良好的成交業績體現市場的高度認可,對於這一板塊未來行情和市場空間的提升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此外,中國玉器專場總成交5314萬元。古董珍玩專場成交額逾億元,其中,“明成化 青花荷塘罐”1904萬元成交。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