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香港佳士得秋拍圓滿結束中國書畫再創新高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2 18:17:15 | 文章來源: 全球藝術品市場監測週報

繼中國嘉德秋拍的火爆之後,備受關注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也于9月2號圓滿結束,總成交額共拍得約31.69億港元。從拍賣成績來看,本季度拍賣亮點頗多,共有三件珍品突破億元大關,分別是清乾隆青花胭脂紅料雙鳳戲珠紋龍耳扁壺、清雍正禦制掐絲琺瑯雙鶴香爐和一顆重達14.23克拉方形濃彩粉紅色鑽戒。除去最耀眼的瓷雜部分,中國書畫部分也取得了值得讚嘆的成績,總成交額高達6 .69億港元(合8600萬美元)。其中,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成交額為1.01億港元,成交率以項昌計算達91%;以價值計算達87%;中國近現代畫專場成交額高達5.68億港元,成交率以項目計算達96%;以價值計算達97%。

此次拍賣,香港佳士得徵集了350多幅古代、近現代名師佳作,總估價超過2.6億港元(3,400萬美元)。其中,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拍品包括八大山人、華岩、袁江、王鐸、倪元璐、黃道周、藍瑛等的佳作;中國近現代畫專場將以清末及民國以後活躍在畫壇的藝術家作品為主,上拍了一批19和20世紀重要大師如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張大千、林風眠等大師的傑作。

在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有兩件拍品成交價破了千萬元大關。從拍賣成交價排行榜來看,前五名中,八大山人和董其昌分別各佔據兩個席位,而倪元璐也佔據一席。拔得該專場頭籌的是清代八大山人的佳構《畫眉、行書七絕》,估價為120萬至150萬港元,在經過藏家們的數輪激烈競投後,最終以113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緊。隨其後的是拍賣之前便備受藏家青睞的八大另一幅作品《松芝圖》以1018萬成交,是全場第二件過千萬元的作品。該作品構圖疏簡,風格樸茂,技法高超,屬八大難得的精品佳作,因此受到了藏家的熱情追捧,最終以高出最低估價近3倍的價格成交,實屬必然。而另一件備受關注的倪元璐的水墨絹本《草書》,以722萬港元位列排行榜第三。董其昌是該場拍賣的第三個亮點,有兩件作品拍的高價,《草書千字文》和《山寺晴巒圖》分別以434萬和362萬港元位列排行榜第四、五名。

在中國近現代書畫專場,共有9件拍品成交價千萬元以上。該專場拍賣成交價Top5中,傅抱石佔據榜首,而張大千佔據3個席位,徐悲鴻佔據1席。位列榜首的傅抱石作品《琵琶行》拍前為孔祥熙家族舊藏,該作品創作于 1945年,畫面形象彰顯了畫家高超的筆墨技法和深沉的政治寓意,實為藏家們不容錯過的一幅精典佳作,在經過場內外買家數輪激烈爭奪後,最終以701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成為全場成交價最高的拍品。早在2009年的香港佳士得同期同名拍賣中,傅抱石的《杜甫詩意圖》曾以6002萬港元奪得全場桂冠,創下補人拍賣紀錄,而此次拍賣的7010萬港元天價,更是再次刷新了傅抱石的全球卜人拍賣記錄萬同樣在拍賣市場行情一直位列前茅的張大千,此次也有三幅作品拍的高價,其《碧峰古寺》以6114萬港元成交,這幅作品幽與張大千有著親密關係的李祖萊夫人李德英女士提供;張大千1949年創作的《倣王蒙青卞隱居圖》以3202 萬港元成交;孔祥熙家族的另一藏品--張大千的《飛仙》以2978萬港元成交,這三幅作品分別位列榜單第二、三、四名。而來自星加坡陳之初先生之香雪莊舊藏--徐悲鴻的《雙豬圖》以1522萬港幣位列排行榜第五名。徐悲鴻的另一件水墨紙本力作《回眸》也以902萬港元高價成交,該作品之前曾為黃志謙家族所珍藏,是徐悲鴻為答謝黃志兼對其幫助的贈品。除了常見的大師佳作,還有一些書畫家的作品也拍得了不錯的成績,如王樹常先生珍藏德張學良作品《書法對聯》更以拍前估價63倍的98萬高價強勢成交,創下了張學良新的個人紀錄。

從以上拍賣數據中不難看出,本次香港佳士得秋拍中國書畫佳績頻出,亮點不斷,而6.60億港元總成交額與去年3.49億港元相比,同比增長了92%,其中有11件拍品的成交價逾千萬港元,拍品平均成交價較去年同期增長了42%,充分顯示了中國書畫持久的吸引力以及該市場的強勁實力除去總成交額的大幅度增長,單件拍品的成交價大多也高於估價。據官放統計,有92%的拍品成交價皆高於拍前最高估價,其中9件拍品的成交價逾拍前估價10倍;陳繼儒和項元汴的扇面拍品皆以逾估價15倍的價格成交。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拍賣榜首的八大山人《畫眉、行書七絕》,其1130萬港元高成交價是拍前估價的近9倍。此外,來自倪元璐、藍瑛等古代名家的精品佳構亦紛紛以高於估價的3倍至12倍成交,中國近現代畫專場張大千的《碧峰古寺》,其6114萬港元成交價逾估價高達15倍。

此外,在本次拍賣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藏家再次發力,在拍賣爭奪中發揮了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據官方統計,僅在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拍賣中,成交前十名的拍品中就有9件被中國內地買家收入囊中,而中國現當代畫專場成交前十名全部山中國買家購得。香港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國際總監江炳強表示:“中國藏家對珍罕精品的競投尤為激烈,再次印證了穩健走強的中國書畫市場及中國藏家對珍罕藝術精品日益高漲的購藏需求。”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