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香港佳士得晚間拍賣再傳捷報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12-13 17:50:28 | 文章來源: 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
  

   

11月27日,香港佳士得“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再傳捷報。該專場僅上拍44件作品,卻拍出了2.813億港元(2.415億人民幣)總成交額的佳績,成交率高達84.09%。並且,此場拍賣中有6件作品的成交價超過了1000萬港元/人民幣,有7件拍品刷新了藝術家的世界拍賣紀錄(分別為常玉、余本、王廣義、展望、毛旭輝、高野綾和宮島達男)。另外,成交前十名拍品中,除了毛旭輝的《‘92家長》是被歐洲藏家拍走以外,其餘九件作品均被亞洲買家收入囊中。這場拍賣又一次見證了亞洲藝術市場的強勢崛起。

香港佳士得2010年秋拍“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成交 Top10.

    在今年香港佳士得晚間拍賣中拔得頭籌的是常玉于1950年代創作的《青花盆與菊》。這是常玉的“花瓶系列”中唯一一幅以普藍及粉紅的色彩構成的佳作,同時也是他將西方抽象概念與東方水墨情韻完美融合的典範。這件作品最早于2004年在羅芙奧以514萬元拍出,之後,在2006年和2009年的香港佳士秋拍中,又分別以3040.96萬元和3067.64萬元成交。

    趙無極和曾梵志的作品也是本場拍賣的焦點,他們都有三件作品在成交的前十位中。其中,趙無極《教堂風景》和《8-2-72》的成交價均超過千萬元;曾梵志的“面具系列”也頗受買家青睞,1996年創作的那件《面具系列》,估價為1200萬到1800萬港元,最終被一位電話買家以3090港元竟得,成為本場拍賣的第二高價作品。  毛旭輝的《’92家長》作為晚間拍賣的壓軸拍品,掀起了當晚最後一個高潮。該作品估價為300萬到500萬港元,卻在將近5分鐘的激烈競拍後,以1186萬港元的高價拿下了成交價的第七位,並且刷新了藝術家本人的拍賣紀錄。  朱銘的“太極系列”一直是今年佳士得秋拍關注的焦點,尤其是他的《掰開太極》(估價1000萬到1800萬港元)。但此次朱銘的三件上拍作品中只有創作于1976年《太極系列——肘底看捶前動》以156.52萬元成交,《掰開太極》和另一件作品則流拍。無獨有而,蔡國強的大型“火藥繪畫”——《尋找外星人》也遭遇流拍。對於這兩件作品的意外流拍,香港佳士得中國二十世紀藝術及亞洲當代藝術部國際董事張丁元先生的解釋是這兩件作品的尺寸比較大。而對於陳澄波《太湖別墅的》流拍,張丁元則認為是估價過高的原因(估價為1800萬到2600萬元)。  在本場拍賣中,日本藝術家的作品也是亞洲當代藝術的一股重要的分支力量。這次共上拍6件日本藝術家創作的作品。其中,村上隆創作于1998年的《DragonDob》,以及奈良美智創作于1994年的《魔術手》,分別以331.96萬港元和362.92萬港元的高價成交。而高野綾和宮島達男也都以200多萬港元的成交價刷新了各自的拍賣紀錄。  今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共設14個專場,總成交額為27.24億人民幣。其中,亞洲當代藝術及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與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日間拍賣、亞洲當代藝術日間拍賣這三個專場的成交總額就高達4.406億元,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佔據了重要地位。這表明以中國藝術為領銜的亞洲藝術市場已經回暖,而亞洲買家雄厚的購買力也必將推動亞洲藝術市場的不斷升溫。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