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有限的作品制約吳冠中藝術市場的發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6 16:09:26 | 文章來源: 收藏投資導刊

進入2007年,吳冠中作品的第二波價格升浪進入到第二個階段。在春季拍賣中吳冠中的作品再次有高價創出,北京保利春季夜場拍賣的《交河故城》以4070萬元成交,2007年吳冠中作品的成交總額為3.67億元,高價作品的總成交額佔到當年吳冠中作品成交額的60%,可見高價作品的成交主導了吳冠中作品在2007年的市場走勢。而中低價位成交的作品佔據了40%的份額,説明吳冠中中低價位的作品行情也比較穩定,對其整體行情也有貢獻。

但作為近現代書畫市場中重要的“權重股”,吳冠中作品未來的走勢將與近現代書畫市場整體的走勢息息相關。受金融危機影響後,到09年春和到10年春拍時吳冠中的作品隨著中國書畫整體市場的走高再次出現了較好的上升趨勢,吳冠中的作品進入到了第三個上升階段。精品書畫不斷創下了高記錄,上拍量成交量以及成交率、成交金額都一路攀升。特別是09年秋到10年春拍時,精品高價成交數達到了峰值,10件過千萬的作品。説明目前市場的整體行情已經進入到“名家名作”的階段,只有著名藝術家的一流作品才能在市場上獲得買家的青睞,所以即使是吳冠中這樣的大師亦如此,精品價格高,普通的作品價格就低。從這一點也説明瞭近現代書畫市場中的藏家們購買作品越來越理性,心態也越來越成熟。

總的來看,吳冠中作為近現代書畫市場的一枝獨秀,他的藝術市場價格一直會處於一個領先地位。就目前來看吳冠中僅過千萬成交的作品就有17件,過百萬的就有340件,這是任何藝術家都無法比擬的。而細看其媒材,顯然吳冠中的油畫作品較具有百萬的規模。

以媒材來分:油畫量少,價格攀升的快

吳冠中的繪畫經歷了幾次變革,上世紀50年代,吳冠中作畫以水彩為主,時亦兼作油畫;60年代前期兼作水彩與油畫,並側重於油畫;“文革”期間八年擱筆沒有作畫;70年代以油畫為主,並開始嘗試作水墨;80年代以後,漸以水墨為主,也兼作油畫。在油彩與墨彩之間往返穿梭,輪番作業。

從統計數字結果來看,油畫和水墨的整體成交量相近,價格走勢和整體走勢相符,而在價格攀升方面,油畫較水墨來的活潑。但就整體而言,八九十年代的水墨越來越成為其繪畫的主要媒介,一些大型作品均是在水墨中完成。從目前的市場來看,每個階段的價格差異非常明顯,低的幾十萬元一幅,高的則達到幾千萬元。從上拍作品來看,書畫佔據著吳冠中作品的主要部分。

但是,從上拍數可以看到,吳冠中的油畫顯然在市場上較為昂貴,僅以217件成交量就達到8千4百多萬的成交額,並且油畫前10名成交價都是過千萬的成交記錄,但是,吳冠中的水墨精品最高價也尚未企及5000大關,於是,儘管吳冠中的水墨作品在市場上的流通雖然較多,但是,欠缺精品導致作品價格沒能超越其油畫作品。

從吳冠中水墨作品地區分佈圖來看,北京成為了吳冠中作品拍賣的主要根據地,香港次之,而從吳冠中油畫作品則在較多城市上拍,但是基本上北京和香港是上拍數最高和成交額最多的城市,上海則是一個另外一個較其他城市之外,較有突出表現的市場。

廣泛的收藏群體

前面提到了吳冠中進入市場,特別是進入國際市場的時間較早。加上大量在國際範圍內的展覽宣傳活動,使得吳冠中在全球都擁有廣泛的收藏愛好群體,這其中也與一些人和機構的推崇密不可分。

首先提到的是吳冠中作品在東南亞市場中最具實力的收藏家是新加坡好藏之主人——郭瑞騰。這也是最早支援吳冠中的一大藏家。1988年,吳冠中應新加坡博物館邀請在新加坡舉辦“吳冠中畫展”結識了印尼華僑郭瑞騰,得到了郭瑞騰的濃厚興趣。郭瑞騰在上世紀90年代對吳冠中的作品購入量很大,並且在資金實力上很雄厚,很多人為投郭瑞騰之所好而專門在市場上搜尋吳冠中的精品畫作,久而久之吳老作品的市場開始擴散至整個東南亞和港臺地區,形成了非常廣泛的收藏群體。2005年吳冠中的水墨畫《鸚鵡天堂》在北京保利秋拍中以3025萬元的價格拍出,創造了當時吳冠中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買主正是郭瑞騰先生,收藏在他在新加坡建立的好藏之美術館中,郭瑞騰在最多的時候收藏吳冠中作品超過100件之多,是當之無愧的吳冠中作品最多、最全的收藏者。

其次提到另一個人——郭慶祥,1994年,由郭慶祥策劃並與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了一部反映老一代藝術家生活的《八十瑰寶》藝術片,這其中當然包括了採訪當時最受矚目的藝術家吳冠中。在結識吳冠中並對其藝術創作有深入的了解後,成為吳冠中忠實的收藏者。1992年大連萬達集團旗下的玥寶齋成立,由郭慶祥負責,並開始了對吳冠中作品的大量收藏,以吳老的水墨為主線至今大概擁有七八十件吳冠中的水墨作品,成為國內收藏吳冠中最多的機構。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