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收藏價值領銜文房四寶 名硯拍賣打破世界紀錄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8-22 16:11:15 | 文章來源: 中華古玩網

今年6月,在北京保利5週年春拍古董珍玩專場上,清乾隆“乾隆御用”禦題詩澄泥伏虎硯及紫檀蓋盒以1400萬元成交,打破硯臺拍賣世界紀錄。今年5月,在中國嘉德2010春拍“翦淞閣——文房清供”專場上,清康熙禦制松花石龍馬硯以425.6萬元高價成交,同樣引人注目。

這兩方硯臺都是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名硯、名家硯。清乾隆禦制澄泥虎伏硯,《欽定四庫全書》、《欽定西清硯譜》等皇家典籍均有著錄。此品整器作臥虎之形,色屬澄泥硯中最為上乘的鱔魚黃,乃吳中供禦巧匠根據絳州澄泥配方重新創造之品。該虎伏硯以一橢圓形包袱式紫檀木盒儲之,盒面鐫刻隸書“虎伏研”三字,盒蓋內填金隸書禦銘與硯銘相同,下有鈐寶二,曰“會心不遠”、“德充符”。盒內底鐫刻隸書“乾隆御用”,並“幾暇臨池”方印,均填金,雕飾十分精美,應為乾隆書房中蒙皇帝手澤的珍品。清康熙禦制松花石龍馬硯,康熙帝曾御賜蔣廷錫。民國2年(1913),此硯輾轉流入藏硯名家沈石友之手,並留拓于其硯譜《沈氏硯林》中。民國6年(1917)沈石友謝世,藏硯盡為後人散出。昭和3年(1928),日人橋本關雪買下沈石友藏硯,後作為擔保品被某銀行保管。昭和20年(1945)橋本關雪過世後,部分浩劫遺物散諸海內外,迄今《沈氏硯林》裏的名硯僅留存約58方,硯譜中唯一一方松花石硯避開戰火,幸留原貌。

在中國傳統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中,硯雖然排在最末,但其文化含量和收藏價值卻居領銜地位。所謂“四寶”硯為首,這主要是由於硯質地堅實、能傳百代的緣故。所以,現今社會上收藏“四寶”以硯為最多,硯受人喜愛的程度也最深。

改革開放後,隨著收藏形勢越來越好,硯臺尤其是歷代名家硯的市場價格一路上揚,名家硯的收藏者普遍嘗到了藏品增值的甜頭,更加堅定了收藏精品的信心。“武士愛劍,文人愛硯。”硯臺曆來受文人雅士喜愛,因而也就有了“石虛中”、“即墨侯”、“萬石君”、“石鄉侯”、“鐵面尚書”等別號。如今的硯臺收藏家與歷代文人雅士一樣,一旦得到稀世名硯,便視為異寶,愛不釋手,甚至到了“日撫珍品度永晝,夜枕佳硯夢魂隨”的境地。這樣的收藏氛圍無疑是硯臺繼續增值的重要因素。

廣義的名家硯,大體包括三類。一是名家設計、雕刻、製作的硯臺。雖然中國古代雕硯良工層出不窮,但是能像清代顧二娘那樣留下姓名的卻寥寥無幾。直到現代,硯作才有了十分明確的“著作權”。二是名家題寫硯銘的硯臺。宋、元、明、清的很多著名文人,如歐陽修、蘇軾、黃庭堅、米芾、文天祥、趙孟頫、文徵明、祝枝山、唐寅、董其昌、朱彝尊、高鳳翰、袁枚、紀昀、翁方綱、金農等,都喜于創作硯銘。三是名家使用、收藏或鑒賞過的硯臺。如天津博物館藏宋代長方形抄手式洮河石硯,硯右側刻有近代著名文人鄭孝胥題銘“北宋洮河産研(硯)”,説明此硯曾經鄭氏鑒定過。這三類名家硯,多為硯中精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工藝價值、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

近幾十年來,硯臺已經基本完成了身份的改變,即從實用的“文房四寶”之一而變為案頭的觀賞品和收藏品,尤其得到文人們的喜愛和把玩,因此,強調硯臺的名家效應,就是強調其工藝價值,強調其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名家硯,已經成為精品硯的代名詞。

隨著名家硯收藏的升溫,相關圖書也受到收藏愛好者的重視。如《天津市藝術博物館館藏硯》一書,天津市藝術博物館編,1979年文物出版社初版,在2009年7月北京海王村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拍賣會上,起拍價1500元,成交價則高達2800元。在近年出版的硯台鑒賞書籍中,《中華古硯100講》很受歡迎,作者蔡鴻茹在天津市藝術博物館供職多年,該書收錄古硯100方,基本為該館所藏,且多為傳世之作,作者加以較為詳盡的介紹,主要涉及它們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書中所附拓本均為作者手拓,便於讀者更清楚地觀察雕刻、銘文。再如《鑒藏名家硯》一書,強調硯臺的名家效應,突出現代名家硯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並以現代制硯名家作品為實例,以文圖配合的形式,引導讀者欣賞端硯、魯硯、歙硯、洮河硯、松花硯、澄泥硯、苴卻硯等主要硯種的代表作品,了解其材質和工藝特色,增強鑒別能力,提高收藏品位。

相關文章
注: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尚無評論

留言須知